在西平县出山镇李园沟村,杨亮一家用三十余口人的和睦相处,诠释着“家和万事兴”的家风底色。这个由兄弟姐妹6人组成的大家庭,从杨亮父亲一辈起,便以言传身教传递着“相亲相爱、和谐共处”的家族传统。如今,杨亮不仅将这份家风延续到自己的6口之家(夫妻二人、儿子和儿媳、16岁的女儿与2岁的孙子),更用行动将孝老爱亲的美德延伸至家族之外,成为十里八乡传颂的典范。
“老人在哪,家就在哪。”这句朴实的话语,是杨亮对孝亲的理解。前些年,杨亮90岁的舅舅在敬老院意外摔倒,腿部受伤。得知消息后,杨亮第一时间将舅舅接回自家照料。为让老人安心养伤,他特意购置轮椅方便其活动,遍寻膏药、药品缓解疼痛,帮助舅舅按摩康复,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在杨亮的影响下,家中晚辈也早早懂得了“孝”的意义。16岁的女儿放假时陪同杨亮一起看望舅舅,2岁的孙子已经会主动给太姥爷递水果,儿子儿媳闲时也会主动分担照料琐事,一家三代人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长辈的关爱。如今,舅舅的身体已基本康复,但杨亮仍坚持每日探望,“老人习惯了家里的热闹,只要他在,这个家就更完整。”
杨亮的家庭故事,是李园沟村传承好家风的生动缩影。这个三十余口的大家庭,从无兄弟姐妹间的争执吵闹,逢年过节必聚在一起包饺子、聊家常,晚辈对长辈恭谦有礼,长辈对晚辈关怀备至。邻里们常说:“看杨亮家就知道啥是‘家和万事兴’,他们家的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良好的家风如春风化雨,不仅滋润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更带动着全村的文明风气。如今,李园沟村越来越多家庭以杨亮家为榜样,主动摒弃“重利轻情”的陈规,重拾孝老爱亲的传统。当三十余口人的笑声回荡在村落间,当“家和万事兴”的家训融入日常点滴,我们相信,这份温暖的家风将在李园沟村代代传承,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在出山乡土间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冯占华 谷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