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郸城:小鸭苗“孵”出大产业

2025-08-27 15:54:48   来源:中原经济网

  近日,周口市郸城县钱店镇青年鸭繁育基地育雏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给雏鸭添食加水。“刚出壳的鸭苗最金贵,经不起一点儿风吹日晒,需要悉心照料,马虎不得。”工人胡文杰介绍。

  青年鸭养殖繁育是郸城县特色农业的新兴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孵化育雏养殖项目的建设投用,填补产业链前端空白,实现鸭苗自给自足,降低采购成本和疫病风险。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设有孵化车间1栋、育雏车间2栋、种鸭棚2座,配备智能化孵化机18台,年孵化蛋鸭140万羽以上。

  “青年鸭繁育基地满足了全县鸭苗需求,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与损耗风险,使养殖环节的成本控制更具优势,同时又补齐了我县蛋鸭养殖全产业链条短板,推动青年鸭养殖产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形成产业优势,助推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钱店镇副镇长巴玉娥说。

  繁育基地引进自动化设备,运用智能传感技术和科学育雏管理体系,实现通风、光照、喂料、饮水、清粪等育雏全过程自动化控制与检测,显著提高鸭苗孵化成活率与品质,培育的鸭苗成活率可达98%,比传统方式提高20%以上,为下游养殖业提供优质种苗。

  基地采用“龙头企业+基地订单+农户代养”模式,有效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上与张完、南丰等地的青年鸭养殖企业开展合作,下与农户签订代养协议。农户代养实行“五统一”模式,即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回收,每只鸭代养费用3元。以每户每批代养1000羽为例,每月农户可收益3000元。此外,基地孵化车间和育雏棚的运营管护还可带动3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每月增收3000—5000元。

  基地积极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注重周边生态与养殖环境保护。雏鸭舍铺有网床,鸭粪通过网床漏向地面,经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后,转化为优质有机肥,用于蔬菜、瓜果种植。基地畅通养鸭生态链,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养殖污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构建起“鸭苗繁育—粪污还田—生态种植”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后续我们计划引入更先进的生物技术,例如基因选育,培育更适应当地环境、抗病力强、生产性能优良的鸭品种。我们还将采用更高效的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将繁育基地打造成绿色养殖示范点,进一步提升蛋鸭养殖的可持续性,树立青年鸭繁育养殖的新标杆。”青年鸭繁育基地负责人胡长城表示。

  “我们将依托青年鸭繁育资源优势,做强特色产业,创新种养模式,发展高效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增产、集体增收、村民致富。”郸城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王士伟 温放良)

编辑:冯雅楠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