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沉时分,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黄路口村驻村第一书记靳永革带领维修小队奔赴夏庄自然村。那台沉默的水泵像一位疲惫的老者,再无力吐出清泉。维修现场,四道身影在暮色中穿梭,如同精密仪器的齿轮般默契配合。当锈蚀的钢丝绳在井口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他们知道,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修才刚刚开始。

六载春秋的负重,让40米深井中的水管成了沉重的锁链。维修队员们古铜色的臂膀在晚霞中起伏,汗水坠落在井台上,瞬间绽开成透明的花。两个多小时的拉拽中,月光悄悄爬上他们的安全帽,为这群“井底医者”点亮银色的无影灯。当时针指向九点二十分,最后一节水管破水而出的声响,宛如夏日里最动人的蛙鸣。

翌日天光刚破,靳永革已出现在了玉米地头。枯黄的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像在诉说旱情的严峻。他手中的打草机化作指挥棒,带领着清洁队伍奏响环境整治的进行曲。朝阳为他们的草帽镶上金边,机械化设备吞吐间,杂草如退潮般让出整洁的田垄。这份"朝露作业"的智慧,不仅呵护了村民的汗水,更在邻村树起了标杆——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正由这样一群人在田间地头细细描绘。(王士伟 温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