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 青春绽放——黄淮学院携艺术之光走进西平县老王坡

2025-09-08 09:45:30   来源:

  初秋的阳光温和而明媚,为西平县老王坡农场中学的校园镀上了一层金色。近日,这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师生代表。他们跨越城乡,将承载着智慧与创意的建筑学、城乡规划与园林专业作品带进中学校园,与农场中学的学子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与学术交流活动,共同描绘了一幅城乡教育深度融合的美好画卷。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是展示大学的学术成果,更是要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关于美、关于创造、关于规划未来的种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家乡和生活,可以通过设计的力量变得更美好。”西平县老王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牛齐瑞表示。

  零距离接触:当建筑图纸“撞”上好奇的眼睛

  活动的核心环节,无疑是黄淮学院学子们带来的学术作品展。一时间,农场中学的教室变成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微缩世界”。从精巧的传统民居模型到充满未来感的城市综合体设计,从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沙盘到逻辑严谨的城乡规划图纸,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大学生们的专业知识与创新精神。农场中学的学生们围拢在电脑前,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叹的光芒。他们聚精会神地关注着大学生们在电脑上勾勒出的美妙蓝图。“原来我们住的房子、走的街道,背后有这么多学问!”学生观看作品后感叹道。

  黄淮学院的学生们化身为热情的“讲解员”。城乡规划专业的学长,指着一张区域规划图,生动地讲述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让乡村既保留田园风光,又拥有便捷的现代化设施;建筑学专业的学姐,则分享了她在设计一座村史馆时,如何思考光线、空间与人的关系;园林专业的同学,则介绍了如何将地方植物与文化元素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出具有归属感的空间。这些分享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设计思想与人文关怀的生动展现。

  面对面启迪:一场关于未来的深度对话

  如果说作品展示是视觉的盛宴,那么随后的学业指导与交流环节,则是一场思想的碰撞。大学生们与中学生们分组而坐,氛围轻松而热烈,话题从学习方法、兴趣培养,延伸到专业选择与未来职业规划。他们不仅分享了高效的学习技巧,更重要的是,引导学弟学妹们思考学习的深层意义——从被动地完成任务,转向主动地探索未知。交流中,许多中学生对自己家乡老王坡未来的发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提出了许多朴素而实际的问题:“我们村里的老房子可以改造得更漂亮吗?”大学生们用专业的知识,结合老王坡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充满想象力的解答。这场对话,无形中将专业知识与乡土情感紧密连接,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对建筑、规划和园林等专业的兴趣火花。

  双向奔赴:城乡教育融合的生动实践

  此次活动不仅是大学对中学的单向“帮扶”,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双向奔赴”。对于老王坡农场中学的学生而言,他们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激发了对未来的无限畅想。而对于黄淮学院的大学生来说,这次经历同样是一堂宝贵的社会实践课。他们走出现实的设计院和虚拟的电脑软件,直面乡村的真实需求,倾听基层民众的真实声音,这让他们对“设计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展望:播撒下的种子,终将长成森林

  交流活动在热烈的掌声和依依不舍的告别中落下帷幕。西平县老王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牛齐瑞表示:此次活动是老王坡管委会引入优质社会资源的成功尝试,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希望未来能与黄淮学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一颗种子,只有在适宜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今天,黄淮学院的师生们在老王坡农场中学孩子们的心田里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终将会破土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去建设更美丽的家乡,去规划更美好的未来。(冯占华 胡光焰)

编辑:杨晓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