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鹿邑县城市绿地建设中心把绿树绿水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按照水清岸绿理念,以提升生态廊道为目标,筑牢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助力水经济、传承水文化,勾勒出一幅绿意盎然、生态宜居的“全景画卷”。
治水 好水带来好风光
任何一座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水的滋润。

近年来,鹿邑县念好“城中水,水绕城;城中绿,绿绕城”12字诀,依托涡河、护城河、闫沟河等,建设了滨河公园绿色廊道、涡河湿地公园生态廊道、鹿辛运河生态廊道、陈抟公园太极湖生态廊道和上清湖公园生态廊道等。这些生态廊道相互交织,以园林景观为点缀,由“景”入“境”,景境交织,形成了生态健康、多姿多彩的绿色水系空间。
同时,通过分析研判,在水中种植孤尾藻、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即美化了河道,净化了水体,又改善了河道环境。从而形成了水绿、岸清、城美的生态系统空间。
沿着“五河”悠长的生态廊道漫步,翠色欲流、雾气蒸腾,犹如一脚踏入了诗中的江南。
作为知名打卡点的陈抟公园太极湖,更像是向前在城市中心的一面明镜,湖水清澈见底,老子塔倒映似画,游人在湖边绿道上散步,老人坐在凉亭下的椅子上聊天,沉浸式感受着天蓝水青的湖边美景。
护水 齐抓共管护清流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背后,是城市绿地建设者的持续努力。他们组织人员对河道漂浮物进行四季打捞,做好河水清淤,岸上植绿,修剪管理等“五河”管理管护工作。
河道打捞。河道守护队作为负责监督、守护“五河”的眼睛,持续加强河道日常管护。他们每天清晨7点,准时出现在自己的责任河岸上,开始一天的巡河工作,除日常巡查监管外,还负责打捞清除水面垃圾、漂浮物,保护好河道环境。
河水清淤。河湖综合治理,是城市绿地建设中心做好‘水文章’的又一有力举措。2025年以鹿辛运河、鹿叶运河为重点,积极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岸线治理,精心做好河道两岸的硬化、绿化、美化。
岸上植绿。充分利用河道两侧空地,通过规划设计、地形整理、绿化种植,打造出集生态、健身、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河道小游园,河岸游园种植桂花、玉兰、国槐、垂柳等树木十余种。对于小块空地见缝插绿,打造成“五河”两岸绿色连片,与河水相互映衬,形成清河绿岸的生态绿植。从而形成了水绿、岸清、城美的生态系统空间。
修剪管理。在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下,每年对“五河”两侧的绿篱进行统一修剪,力争出效果、出精品。同时对河道两侧树木去除枯枝、病枝、下垂枝、重叠枝。
河道守护队作为城市绿地建设中心“五河”管护的“神经末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鹿邑城区的河湖环境。
科学的治理,辛勤的管护,如今的“五河”两岸绿荫满眼绿意扑面而来,树林里传来悠扬的单管声,让人陶醉其中。
用水 努力书写水文章

“随着治水、护水工作初见成效,我们正在书写‘水文章’的下半篇,依托水环境治理成果和水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社会价值优势逐渐转化。”鹿邑县城市绿地建设中心主任王力说。
社会价值方面。“五河”作为城市水系动脉,承担了城区抗旱防洪排涝主题责任。
去年7月18日,鹿邑县迎来强降水天气过程,最大降雨量达到418毫米。城市绿地建设中心闻讯而动,在全县范围内布设了9个雨情监测站点,实现了河道关键节点、重要水闸内外水位数据的采集、上报,为防洪排涝开展科学指挥调度提供了精准、有力的数据支撑。通过数据提前预泄腾库、错峰排洪等措施,通过“五河”安全排洪度汛,没有发生一起洪水事故。鹿邑“五河”和“五河”人经受住了特大暴雨的考验。
文旅产业方面。闫沟河上的彩桥,上清湖上的喷泉等,成了鹿邑旅游的一张名片。加上水上观光运动、观鱼亭、光影秀等项目,进一步拉动旅游业发展,实现生态资源与文旅消费的良性互动。

如今,鹿邑“五河”的水流活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持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王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