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结核防控进校园 开学健康第一课

2025-09-10 16:46:00   来源:

  秋意渐浓,新学期伊始,校园师生陆续返岗返校,人员聚集性显著增强,结核病传播风险随之升高。为切实守护师生健康、筑牢校园防疫屏障,9月9日,西平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赵松涛走进县职业高中,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结核病防控知识专题宣讲,以“精准科普+实战指导”助力校园健康安全。

  宣讲以“科学防控结核病,共护校园平安”为主线,围绕基础认知、早期识别、校园防护、误区破除、行动倡议五大核心模块展开,既有专业知识普及,也有实操技能指导。赵松涛首先从结核病的“真面目”讲起:“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若被他人吸入,就可能引发感染。”他强调,校园作为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出现病例未及时发现,易造成聚集性疫情,因此“早认知、早识别”是第一道防线。

  “咳嗽咳痰超过2周,一定要警惕!”宣讲中,赵松涛重点突出了结核病的“早期预警信号”:除了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咳痰(首要信号),还包括痰中带血、午后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夜间盗汗(排除运动或高温环境)、不明原因体重下降(3个月减重超10%)。“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学生误认为‘感冒没好’或‘学习太累’,从而延误就诊。”他特别提醒,青少年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若出现上述症状且休息后无缓解,务必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尽早到定点医疗机构检查——“早期发现、规范治疗,结核病完全可防可治,但若拖延,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还可能传染给同学和家人。”

  针对校园防控,宣讲明确了“人防+物防”双重策略。在“人防”方面,学校需严格落实晨检制度:班主任每日观察学生是否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登记并联系家长;学生也应主动关注自身健康,出现不适第一时间报告。“物防”则聚焦环境管理:教室、宿舍、餐厅等密闭场所需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课桌椅、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定期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链条。“通风和消毒不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防火墙’,需要师生共同坚持。”赵松涛说。

  宣讲还纠正了常见误区:“结核病≠‘不治之症’,规范治疗6-8个月即可治愈”“接种过卡介苗也需防护,它主要预防儿童重症结核,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与患者共餐不会传染,但近距离交谈需注意保持距离、佩戴口罩”。“健康是学习和成长的基础,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赵松涛向师生发出倡议:牢记早期症状,主动学习防控知识;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若身边出现可疑病例,不恐慌、不隐瞒,配合学校和疾控部门做好排查。

  此次宣讲让师生对结核病防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职业高中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宣讲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晨检、环境消杀等制度,与疾控部门联动,共同为师生打造“安全无疫”的教学环境。

  秋季学期是校园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期,西平县疾控中心将持续深入中小学校开展健康宣教,以“知识普及+行为引导”织密校园健康防护网,守护师生平安成长。(冯占华 赵松涛)

编辑:杨晓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