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人心聚,万事皆能兴”。家的温馨,从不在于言语多么华丽,而在于彼此心意相依、真诚相待。在西平县出山镇大苏庄村委的小苏庄村,村民谷书美就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将心比心”这四个字的重量——她与婆婆相处得如同亲生母女,不仅成了邻里口中公认的“好媳妇”与“好婆婆”,更让这个小家庭成为大苏庄村委“和谐家庭”的鲜活典范。

58岁的谷书美提起婆婆时,脸上满是暖意:“我这一辈子命好,遇上了个通情达理的好婆婆。”这份“好”,藏在无数个日常细节里。早些年,婆婆因冠心病发作导致心脏不适,需要住院治疗。那段时间,谷书美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每天严格按照医生的叮嘱调配营养膳食,从食材挑选到烹饪火候都格外用心,就怕婆婆吃不好、恢复慢。哪怕再累,她也从不说一句怨言,只盼着婆婆能早日康复。婆婆痊愈出院后,谷书美对老人的身体健康更是多了一份牵挂,只要发现婆婆有半点不适,就立刻陪着去医院做检查,一次次耐心陪伴、细致照料,把对婆婆的关爱揉进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这份真心,从来都是双向的。2025年夏收时节,谷书美因为连日操劳、过度劳累,也病倒住进了医院。住院的五天里,她心里最挂念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独自在家的83岁婆婆——担心老人没人照顾、吃不好饭,甚至因为思念过度,常常食不下咽。婆婆得知后,急得坐不住,跟着家人一起赶到县城医院,要把谷书美接回家照料。回到家后,年迈的婆婆不顾自己83岁的高龄,每天坚持为谷书美准备一日三餐,从不让她沾一点家务。尤其在早上,婆婆总会提前起床,熬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岁子茶”,守在桌边亲眼看着谷书美喝下去才放心。这碗看似普通的茶,没有复杂的配料,却盛满了婆婆对儿媳沉甸甸的心疼与关爱,让整个家都浸在温暖的亲情里。

谷书美常说:“你对别人掏真心,别人自然会用真心待你。”正是她用自己的真诚换来了婆婆的信任与疼爱,这份双向奔赴的理解与包容,让整个家庭充满了幸福美满的气息。
好家风从不是靠说教,而是靠一家人用行动慢慢“养”出来的。婆媳关系常被人称作“最难念的经”,可谷书美和婆婆却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用理解代替猜忌,用包容化解分歧,用真心温暖彼此,这“经”也能念得温馨和睦。原来,婆媳之间不仅可以避免矛盾、和平相处,更能成为人生路上互相扶持、彼此牵挂的“知心人”。
谷书美和婆婆的双向奔赴,不仅是出山镇众多优秀家庭的缩影,出山大力推广的“家庭经验”——相信有谷书美这样的榜样在前,更多家庭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相处之道,让亲情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香,让“家和”的种子在每一个家庭里生根发芽,开出幸福的花。
以真心换真心,以关爱暖家人;互敬不相疑,家和万事兴。(冯占华 吕锦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