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丰收背后藏着的“密码”

2025-09-17 15:28:42   来源:中原经济网

  金秋时节,信阳市固始县大地铺金,水稻进入大面积收割期,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日前,在胡族铺镇小河桥村高标准农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6个水稻品种长势喜人,沉甸甸的稻穗相互簇拥,尽显丰收盛景。

  基地里,来自淮滨县的种粮大户专程观摩国标一级水稻,他难掩喜悦地说:“今年在固始县试种的2个国标品种长势出众,预计亩产可达1300斤!”胡族区域站负责人石永军补充道,这两个水稻是豫申粮油集团订单式种植品种,不仅销路无忧,每斤收购价还比普通水稻高2角多。此外,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的几款籼稻及麦茬稻表现同样亮眼,结籽率和饱满度均处于较高水平,除少数晚稻外,多数已成熟待收。

  在豫申粮油集团,机器轰鸣不停,满载稻谷的运输车进进出出。正忙着收购农户稻米的公司负责人一边签字一边介绍:“现在是收割旺季,每天收购稻子1000吨左右,其中湿稻大约600吨,这些稻子经过烘干除杂后,或存储或直接加工成大米。”

  这份丰收的背后,离不开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固始县农事服务中心聚焦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1+X”综合服务功能体系,围绕耕、种、管、收、加、贮、销全农业生产环节,在全程机械化基础上融合农机、农艺、农资,为农民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目前,固始县正以县农事服务中心为样板,推动各乡镇建立农事服务中心、村级设服务站,逐步完善全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创新采用“小农户+合作社+抱团公司”模式,推出订单式、保姆式、托管式3种服务,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智能化技术更给农业生产注入新动能。固始县智能育秧工厂拥有16套循环式苗床系统,春季能育6批次秧苗,一次可育约8万盘苗,满足3万亩良田插秧需求。当下虽为秋季育秧淡季,工厂却“变闲为忙”,在苗盘上种植苋菜、香菜、红菜苔等作物,实现“一厂两用、一年几收”。工厂负责人程景介绍:“工厂配备水肥一体机,能根据芽苗长势和土壤干湿度自动化喷淋浇水,高温期需水多的植物早晚各浇一次。”

  “如今,全自动智能化育秧设备实现水稻育秧从传统‘凭经验’向‘标准化’作业的技术革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推进水稻生产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农事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将农民从繁琐的农事环节中解脱出来。”固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詹徽表示,这些举措不仅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更为保障全县粮食安全、持续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后盾。(吴彦飞 汪亚娟)

编辑:冯雅楠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