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老年群体、特殊群体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农行信阳平桥支行青年先锋队,以“金融为民”为初心,积极开展“送服务”活动,将银行柜台“搬”到群众身边,用一系列暖心服务,书写着农行人的责任与担当。
移动柜台:让服务“走”到客户身边
“大姐,您看这个操作很简单,以后您不方便出门就打电话叫我们去!”在一辆电动三轮车旁,平桥农行青年党员游淑寅正蹲在台阶上,手持移动设备,耐心地为一位行动不便的客户办理业务。对很多像这位大姐一样的特殊群体而言,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曾是件需要“专门安排”的“麻烦事”。但现在,青年员工们带着移动设备走出网点,让“柜台”跟着群众走,让金融服务从“等客户来”变成“送服务去”。
在居民家中,也时常出现他们的身影。一位坐轮椅的老人正握着笔,在青年员工赵吉利的协助下签署业务文件。“多亏了你们上门服务,不然我这腿不方便,办个业务可真难。”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握着赵经理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从街头的三轮车旁到居民的客厅里,移动服务设备让金融服务突破了空间限制,让行动不便的客户、老年客户不再为办理业务奔波,真正实现了“随处都是柜台,服务触手可及”。
暖心细节:以真诚传递金融温度
炎炎夏日,走进农行信阳平桥支行网点,环卫工人们总能收到青年员工递来的一杯凉茶。“师傅,天热,进来喝口水歇歇脚。”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杯清凉的茶水,为在酷暑中劳作的环卫工送去了阵阵凉意。这小小的举动,是农行员工对劳动者的尊重,更是金融服务人文关怀的体现。
不仅如此,他们还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反诈反假宣传。“大家遇到陌生电话让您转账,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轻信、不点击陌生链接……”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体讲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和防范技巧,把金融安全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初心如磐: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平桥农行青年先锋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金融担当。他们将金融专业能力与党员的责任担当相结合,在服务中察民情、解民忧。无论是把柜台“搬”到客户身边、还是为环卫工递上茶水、进社区开展宣传,每一件事都彰显着他们对“金融为民”四个字的坚守。
在平桥农行,这样的暖心服务还有很多。员工们用青春的热情和专业的服务,架起了金融机构与群众之间的暖心桥梁,让农行的服务不仅有专业的深度,更有民生的温度,它不仅藏在紧握的双手、化在一杯凉茶里,更刻在每一位农行人“守护”的践行里。(吴彦飞 万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