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网开封讯 全媒体记者 崔学风
九曲黄河,绿水迢迢,璀璨乡镇,熠熠生辉。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0%,一个安静和谐的乡镇,一个生态富集的乡镇,一个一声鸟鸣叫醒你的地方。近年来,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创建省级园林乡镇放到突出位置来抓,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子,把黄河流域的人文景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建设高效生态黄河流域示范乡,创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聚力建设黄河生态核心区,打造黄河沿岸生态走廊、黄河沿线文化长廊,使黄河袁坊段成为安澜之河、秀美之河、生态之河、幸福之河。
袁坊乡位于豫东平原,黄河滩区,北依黄河,南邻连霍,东与106国道接壤,西与开封市市区毗邻,黄河大堤横卧南部贯全境,大广高速纵穿全乡分东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乡总面积79.4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委员会,社会总人口4.7万人。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乡村生态振兴为抓手,充分整合辖区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项目,例如紫花苜蓿和菌草等。乡域居住环境和生态景观得到全面提升,全乡森林面积29949.5亩,绿地覆盖率达到90%,宜林荒地绿化率99%,农田林网控制率95%,河流绿化率98%,基本实现了道路林荫化、水系风景化、农田林网化、乡镇园林化。2017年获得省级森林示范乡镇,多次获得市级园林乡镇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加强名木古树管护,打造特色人文景观。面对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袁坊乡高度重视人文体系发展,体育之乡、武术之乡”声名越来越响、盘鼓和武术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多个大奖。造字始祖仓颉墓位于境内张吴砦村,旁有造字台。汉、东晋、北朝宋等置“仓垣城”于此,“黄河人民公社”奖状系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字颁发的奖状,子路阴阳八卦白拳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袁坊村盘古队曾获国际、国内金奖。豫剧大师祥符调代表人物陈素真生于斯。曲调发展更是成为袁坊文化旅游的响亮品牌……全乡现有市级以上登记在册挂牌保护的古树有千年皂角树、百年柿子园等,现为省级文物。乡村采取定期派人对古树名木进行跟踪观察,加强日常养护和复壮管理,指导周围居民养成保护古树名木的习惯,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以绿化工程为重点,精心编织生态绿网。自“增绿提质”工程启动以来,袁坊乡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实施国土绿化。坚持林带绿化、水系绿化、村居绿化和沿黄绿化同步推进,近年来累计流转土地1.32万亩,完成造林1.42万亩,植树152.77万株,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万余亩,在全乡范围内编织起了景观良好的生态绿网。
绿色让生命芬芳,绿色让乡村宜居。改善环境促进发展,为创建园林乡添姿添彩。袁坊乡注重推进环境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为园林乡的创建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创建过程中,与创建全国文明乡镇、省级卫生乡镇相结合,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清洁家园”行动。乡里铺设污水管道10.5公里,乡区企业、居民生产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排放。更换垃圾箱1500个,完成所有农户户厕改造。乡村成立专职保洁员110名的卫生保洁队伍,村庄整体形象明显提升。

初秋时节,袁坊黄河沿岸,绿意盎然,成千上万只候鸟飞舞嬉戏,与周围美景浑然天成,宛如一幅美轮美奂的生态画卷。袁坊乡以生态振兴为抓手,推动村居生态环境改善提升。把园林乡镇创建工作融入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过程中,以城市绿化理念实施村庄绿化,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花则花的原则,在村庄四周建立围村防护林,绿化美化庭院和村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丰富乡村绿化层次。其中,毛庄、府君寺、袁坊3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付东村、张吴砦村、军张楼村等5个村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启程。蓝天共碧水,绿树映红花,让乡村成为绿色家园,祥符区袁坊乡广泛凝聚各方资源和智慧,将积极创建园林乡镇,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宣传推广乡镇形象,推动乡镇可持续发展,将袁坊建设成为黄河沿岸具有影响力、富有魅力的宜居生态名乡、文旅强乡。
中原经济网开封频道,新闻热线:18803624444,投稿邮箱:7872939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