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网信阳讯 全媒体记者 吴彦飞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彭新镇广袤的田野上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连日来,全镇上下紧抓晴好天气,全力以赴投入秋收工作,确保颗粒饱满的稻谷及时收获、安全归仓,一幅干群同心、抢天夺时的生动画卷在田间地头徐徐展开。
今年,彭新镇水稻种植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普遍良好,迎来了一个丰收年。然而,金秋连绵的秋雨,集中收割带来的晾晒难题也随之凸显。传统的房前屋后晾晒方式空间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收割后的需求,若晾晒不及时,辛劳一年的劳动成果可能因霉变而受损。面对这一“甜蜜的负担”,镇党委、政府提前部署,将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各村因地制宜,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晒粮难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张堂村,收割机的轰鸣声刚落,村“两委”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的身影便活跃起来。他们迅速行动,对村内文化广场、学校操场、闲置空地等硬质化场地进行统一规划和清扫,开辟出多处集中晾晒点,并安排人员轮班值守,引导村民有序晾晒,既提高了场地利用率,又确保了安全与整洁。村干部们还主动帮助劳动力不足的农户翻晒、收拢稻谷,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享受到“日光浴”。
公山村同样不甘落后。村“两委”干部积极协调,将部分已硬化的村组道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段分时向村民开放用于临时晒粮。同时,驻村第一书记多方联系,成功借用了附近企业的部分闲置场地,有效拓展了晾晒空间。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组成服务小队,深入田间和晒场,不仅帮忙搬运、摊晒稻谷,更及时向农户传递天气信息,提醒大家抓住有利时机抢晒抢收,最大限度减少可能因天气变化造成的损失。
“多亏了村里帮忙找地方、出人手,不然看着这金黄的稻谷堆在家里没法晒,真是干着急!”曾店村种粮大户摸着晒得焦脆的谷粒,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张堂村的一位老农也感慨道:“干部们和我们一起晒谷子,真是贴心!”
秋风送爽,谷粒飘香。彭新镇的秋收现场,展现的不仅是丰收的硕果,更是基层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是党员干部沉下身子、服务群众的务实作风。通过镇村两级的有效组织和干群的共同努力,彭新镇有效破解了晒粮难题,加快了秋收进度,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这个丰收的季节充满了浓浓的温情与力量。
中原经济网信阳频道,新闻热线:15503760000,投稿邮箱:1550376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