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国家二级猛禽于西华同日现身 两种系首次记录

2025-09-28 10:10:32   来源:中原经济网

  中原经济网周口讯 全媒体记者 王士伟 通讯员 李俊杰 汪浩

  9月25日,西华县自然资源局在贾鲁河湿地红花、聂堆段开展鸟类日常监测时,成功观测到鹗、白尾鹞、红隼、白头鹞四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本次发现得益于“高清影像记录+人工实地巡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四种猛禽的独特行为与外形特征被清晰捕捉。它们不仅是湿地生态的守护者,更是环境质量的“活指标”。

  鹗,俗称“鱼鹰”,是典型的食鱼猛禽,体长约50-60厘米,翼展可达1.5-1.7米,拥有锋利的爪与能闭合的蹼,擅长从高空俯冲扎入水中捕鱼。其对水质和鱼类资源要求极高,仅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水域活动。此次现身,标志着贾鲁河湿地水体质量与生物资源已达到较高水平。

  白尾鹞,中型猛禽,体长45-53厘米,翼展约1-1.2米,雄鸟背部呈灰色,尾部具标志性白色,常低空盘旋于沼泽、草地之上,以鼠类、昆虫为食。作为湿地生态的“灭鼠能手”,其稳定存在反映出湿地食物链结构的完整与生态平衡的良好状态。

  红隼,体型相对小巧,体长约30-36厘米,翼展约65-80厘米,背部呈砖红色并带黑色横纹,适应能力较强但对栖息地安全性要求高,常栖息于开阔林地或农田边缘,以小型鸟类、啮齿类为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天敌角色”。

  白头鹞,与白尾鹞同属鹞类,体长50-60厘米,翼展约1.1-1.3米,雄鸟头部具灰白色羽毛,偏好芦苇沼泽、湿地草甸等开阔环境,主要捕食蛙类、昆虫及小型哺乳动物。它对湿地植被覆盖率与人为干扰程度敏感,此次首次记录,证明公园植被修复与干扰管控成效显著。

  四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猛禽同日现身,且两种为新记录,这在西华县湿地监测中较为罕见。

  中原经济网周口频道,新闻热线:13526560068,投稿邮箱:hnjjbzkxw@126.com

编辑:冯雅楠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