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网开封讯 全媒体记者 崔学风 徐红建 通讯员 芦园园
在开封市杞县高阳镇,有这样一位95后青年——她既是三尺讲台上的人民教师,也是公益路上的“追光者”;她用脚步丈量基层土地,用爱心温暖困难群众,更用知识为乡村孩子点亮希望。她,就是杞县高中教师、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65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理事——王亚寒。

从校园到家乡:公益初心从未褪色
王亚寒的公益之路,始于学生时代的一次敬老院慰问。大学期间,她第一次走进敬老院,握着老人布满皱纹的手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用陪伴驱散孤寂。从那时起,“帮助他人”便成了她刻在心里的信念。
每逢灾害发生,她总是第一时间整理衣物、筹集善款,将温暖打包寄往灾区;寒暑假回到家乡团城村,她更是主动“找上门”——跟着村“两委”巡查防汛点位、参与乡村环境整治、帮独居老人打扫院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一开始是跟着大家做,后来就成了‘习惯’。”加入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65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后,王亚寒更是全身心投入,扶老助孤、帮教助残、政策宣传……数十场志愿服务活动中,她的身影穿梭在基层一线,把青春的热忱洒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从防汛前线到课堂:把奉献刻进骨子里
2022年5月,受身边榜样感召,王亚寒正式加入由王六勇发起的365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她看来,这不是“终点”,而是公益之路的“新起点”。
那年汛期,杞县部分地区出现险情。接到通知后,王亚寒没有丝毫犹豫,扛起沙袋就往河堤冲。雨水打湿衣服、泥土沾满裤脚,她却顾不上擦汗,跟着党员干部一起筑堤坝、查隐患,在险情面前筑起一道“青春防线”。“当时没想别的,就觉得得守住大家的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的语气依旧坚定。
而这份“坚守”,很快就延伸到了乡村教育领域。2023年12月,王亚寒陪同队长王六勇走访高阳镇乡村学校时,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又得知学校师资薄弱,她当即决定:“我来给孩子们上课!”
从2024年2月到6月,每周的休息时间,王亚寒都会准时出现在高阳小学的课堂上。为了让课程更生动,她提前备课到深夜,把知识点编成小故事;为了照顾基础薄弱的孩子,她课后留下来单独辅导。“王老师的课有意思,我们都爱听!”孩子们的一句话,成了她最珍贵的回报。
讲台传薪火:让雷锋精神代代传
如今,作为杞县高中的一名教师,王亚寒有了新的“使命”——把雷锋精神搬进课堂。
在她的语文课上,会穿插着讲雷锋的故事;在班会课上,她会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温暖的人”。在她的影响下,不少学生开始主动参与校园志愿服务:帮同学整理图书、为环卫工人送热水、参与社区清洁……
“从学生到教师,从志愿者到志愿精神的传播者,角色在变,但‘奉献’的初心没变。”王亚寒说,未来她会继续扎根基层教育一线,一边做好“教书匠”,把知识传给学生;一边当好“志愿者”,把爱心献给社会,“让雷锋精神像种子一样,在更多人心里发芽、开花。”
中原经济网开封频道,新闻热线:18803624444,投稿邮箱7872939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