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大河镇:深山养兰人黄俊——以政协委员担当领航兰花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10-09 16:39:06   来源:中原经济网

  中原经济网南阳讯 全媒体记者 李云娜 通讯员 周艳君

  在桐柏县大河镇,有一位被乡亲们亲切称为“兰花先生” 的带头人——黄俊。他身兼两职:既是扎根基层的石佛寺村党支委委员,更是心系民生的桐柏县政协委员。从与兰花结缘的普通创业者,到带动一方产业的“领路人”,黄俊的跨越,离不开政协委员身份赋予的责任与担当,更凝聚着他以履职之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初心。

  兰花情结打底:从“养兰人”到“懂路人”的积淀

  黄俊与兰花的缘分,始于高中毕业时的好奇。最初开饭店时,他便对兰草情有独钟,索性一头扎进兰花栽培的世界——从啃读专业书籍学理论,到蹲守兰棚做试验,一步步摸索兰花生长的“脾气”。2003年,他加入桐柏县兰花协会,主动向会长、专家请教,把零散的经验系统化,把模糊的技术精准化,逐渐从“爱好者”成长为“内行人”。

  经过七八年深耕,黄俊在石佛寺村建起300余平方米的兰棚,培育出丝草、中透、水晶、大帽等珍稀品种,存栏兰花超2000盆。他培育的“大舌头”兰花更是斩获特金奖,凭借过硬品质在市场站稳脚跟。这段“养兰、懂兰”的经历,不仅让他成为当地有名的养兰大户,更让他摸清了兰花产业的痛点:村民想种却缺技术、有产出却没销路。这份洞察,也为他后来以政协委员身份破解产业难题埋下了伏笔。

  双重身份赋能:从“自己富”到“带动富”的跨越

  2023年,对黄俊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他既当选石佛寺村党支委委员,也正式成为桐柏县政协委员。“村干部要带村民干,政协委员要为村民谋”,双重身份让他把“个人致富”的目标,升级为“产业共富”的使命。

  面对村民“想种不敢种”的顾虑,黄俊把政协“调研为民”的工作方法用到实处:他先走访10余户有意愿的村民,记录下大家最关心的“选种、病虫害防治、销路”三大难题,再针对性开设培训班。他从兰花分株的手法讲到温室湿度的控制,手把手教技术。在他的推动下,昔日闲置的地块建起标准化温室大棚,各式各样的兰花盆景整齐排列,空气中的兰香成了乡亲们“致富的香味”。截至目前,已有20余户村民跟着黄俊种兰花,户均年增收超 5万元。

  政协履职发力:从“解难题”到“谋长远”的突破

  仅带领群众种植远远不够,要让兰花产业真正扎下根、成规模、促增收,必须依靠政策托底与资金赋能。当选政协委员以来,黄俊始终将履职重心聚焦于兰花产业的“长远发展”——他充分依托政协委员工作室这一履职平台,深入一线走访兰农、实地考察市场,全面摸清桐柏县兰花产业发展的实际底数与现实需求。

  在此基础上,黄俊在桐柏县政协会议上提交了《桐柏县兰花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该提案精准剖析了当地兰花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突出问题,靶向性极强:既直面兰花产业发展的痛点和堵点,又紧扣提质增效的核心目标,对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尤为关键的是,这份提案还为当地探索建立“协会+基地+合作社+农户”协同发展新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为做大做优做强特色兰花产业、扩大种植培育规模注入了关键动能,让兰花产业从“零散种植”向“集群发展”迈进,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产业绘就新景:从“产业兴”到“乡村美”的蜕变

  从“养兰大户”到“政协委员”,黄俊的角色在变,但“为民谋富”的初心始终未变。他用政协委员的履职能力,把兰花产业从“个人事业”做成“集体产业”,把“致富希望”变成“幸福现实”。如今,这幅由兰香、笑脸、增收组成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仍在黄俊的推动下不断延展——未来,他还计划在政协委员工作室设立“兰花产业议事厅”,邀请专家、兰农、企业代表共同商议兰花产业发展,让大河镇的兰花不仅香飘全国,更能带动更多乡亲走向共同富裕。

  中原经济网南阳频道,新闻热线:19137783097,投稿邮箱:hnjjb999@qq.com

编辑:冯雅楠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