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人民法院:耐心调解化纠纷 司法温情暖民心

2025-10-17 15:30:45   来源:中原经济网

  中原经济网南阳讯 全媒体记者 李云娜 通讯员 唐志浩

  近日,在邓州市人民法院张村法庭,通过法官与调解员密切配合,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让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2021年12月,原告张某因被告邓州市某餐具配送中心进货需求,向其出借51000元,约定还款期限至2025年2月。借款到期后,被告未能履约,仅出具借条却迟迟不还款,原告多次催要无果,无奈诉至法庭,要求被告偿还本金、逾期利息,并承担诉讼费、代理费等费用。案件受理后,原被告矛盾尖锐:原告认为自己善意出借却长期被拖欠,情绪激动,要求“一分不少、尽快还款”;被告虽认可借款事实,但称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开,无力一次性支付,双方僵持不下。

  承办法官金莉莎了解案情后,深知简单判决虽能结案,却难消双方之间的隔阂,甚至可能加剧矛盾。她决定先“稳情绪、理诉求”,联合驻庭调解员老马共同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初期,原告态度强硬,反复强调“对方不讲信用,必须全额立刻还款”;被告则唉声叹气,抱怨“生意不好做,实在拿不出钱”。法官先单独与原告沟通,耐心倾听其不满,同时释明“若进入执行程序,被告经营受影响可能更难还款”,引导其理性看待还款周期;另一边,她与老马一起和被告沟通,既指出“欠款不还的法律后果”,也体谅其经营困境,建议其制定可行的还款计划。

  老马凭借丰富的基层经验,以“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双方的距离:对原告,他讲“做生意都有难处,给对方点时间也是给自己留余地”;对被告,他劝“人家当初帮了你,咱得讲良心,哪怕分期也要有诚意”。

  经过金莉莎法官连续3次沟通、老马居中撮合,双方终于松口:原告同意放宽还款期限,被告承诺分期支付并承担利息与费用,最终达成一致协议。

  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起纠纷的化解,是张村法庭“法官+人民调解员”联动机制的缩影。承办法官用耐心抚平了双方的情绪,驻庭调解员老马用真诚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既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也为被告留出了经营空间,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中原经济网南阳频道,新闻热线:19137783097,投稿邮箱:hnjjb999@qq.com

编辑:冯雅楠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