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周口市工商联的指导下,周口市民商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成功调解一起涉案标的达146.5万元的欠款纠纷案件,并首次通过司法确认程序,开启了周口市社会组织“调解 + 司法确认”模式的先河。这一创新实践得益于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川汇区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体现出调解工作的独特价值,为全市社会调解、多元化解、法情解纷提供了有益参照。

法院支持:司法确认开启“快车道”
2025年7月,周口市调解中心接到周口某企业的《调解申请书》。在充分尊重申请人意见的基础上,由该调解中心主任选定富有经验的调解员武国旗负责此案。了解案情后,及时通知双方到调解中心分别听取双方的欠款情况。由于被申请人到场接受调解存在困难,调解员经过多次联系沟通,动之于情,饶之以理,耐心沟通,双方在还款时间、利息支付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让步。
最终,双方坐在一起达成还款调解协议。在调解员积极、耐心的指导下,双方共同向川汇区人民法院申请该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川汇区人民法院在15个工作日内下达了第一份免收任何费用的司法确认《民事裁定书》。
本案的最大亮点在于,调解成功后,川汇区人民法院为司法确认程序开启了“绿色通道”。在当事人共同向川汇区人民法院申请后,迅速完成司法确认程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这一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法院系统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支持。
司法确认程序赋予了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使调解不再是“无牙的老虎”,而调解的柔性优势又弥补了诉讼的刚性不足。这种刚柔并济的纠纷解决机制,让当事人既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也体会到了调解的温度。司法确认程序为调解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既发挥了调解高效便捷的优势,又确保了调解结果的法律效力,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工商联指导:搭建纠纷化解新平台
在周口市工商联的协调指导下,调解中心率先在川汇区人民法院设立了“调解工作室”,在川汇区人民法院文昌法庭设立了“司法确认联系点”,为服务企业、方便调解提供了有效载体和有力支撑。本案的成功调解和司法确认,正是周口市工商联指导下的调解组织服务民营企业的生动实践。在工商联的指导下,我们建立了更加规范的调解机制,这不仅提升了调解的公信力,也让企业更加信任“调解”这一纠纷解决方式。

锦旗见证:法治与温情的完美结合
纠纷调解成功后,当事人送来锦旗表达感谢。这面锦旗不仅是对调解员辛勤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法院 + 工商联 + 调解组织”多方联动机制的肯定。锦旗上“为民解忧办实事,公正调解显担当”的字句,生动诠释了这一创新模式的价值。在多方协作的新模式下,锦旗的意义更为深远,它象征着纠纷解决工作既保持了法律效力,又不失人文关怀。调解员不再是冷冰冰的裁判者,而是真正倾听双方诉求的中间人;调解过程不再是机械地使用法律,而是在法治框架内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这起146.5万元欠款纠纷的成功调解,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的推广应用,在周口两级法院的支持以及工商联的指导下,会有更多的纠纷通过这一方式得到有效化解,也会有更多的锦旗见证周口市法治建设的进步与温度。这种创新实践不仅为当事人节省了诉讼成本和时间,更为周口市构建和谐社会、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温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