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网周口讯 全媒体记者 王士伟 通讯员 张峰 杨正华
红纸为媒,剪刀作笔。近日,在淮阳区秀华剪纸艺术馆内,一幅幅融合传统纹样与现代元素的剪纸作品错落陈列,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正是市级非遗项目“刘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刘秀华,这位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的年轻传承人,正以青春视角为古老剪纸注入新活力,让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活”起来。

作为“刘氏剪纸”传人,刘秀华自幼受家庭熏陶,跟着长辈学习剪纸技艺,指尖的温度与剪刀的韵律,早已融入她的成长记忆。她既深入挖掘传统剪纸的文化根性,又敏锐捕捉现代时尚潮流,将二者巧妙融合。在内容上,她把动漫形象、国风插画、城市地标等元素搬进剪纸作品;在形式上,她尝试立体剪纸、光影剪纸等新形态,让平面剪纸拥有层次感与空间感。

为让剪纸艺术触达更多人,刘秀华还将创新延伸到教学中。她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课程,用趣味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剪纸魅力,培养更多年轻的剪纸传承人,让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刘秀华说:“我从六七岁就开始接触剪纸,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积累,目前的作品有上千幅。2021年设计的一幅迎着党旗奔跑,有40多米的历史长卷和30多米的56个民族剪纸长卷,还有立体剪纸、服装等多元素作品,同时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好我们非遗文化之美。”
中原经济网周口频道,新闻热线:13526560068,投稿邮箱:hnjjbzk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