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群众健康越来越有“医”靠

2025-10-30 09:54:04   来源:中原经济网

  中原经济网周口讯 全媒体记者 王士伟 通讯员 徐松

  “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曾是无数县域百姓的期盼,如今在郸城已成为现实。“十四五”以来,郸城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基层群众“看好病、看起病、少生病”的目标,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引擎,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县级强”向“县域强”跨越,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健康答卷:郸城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郸城县医改工作入选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郸城县医共体改革获河南省优秀改革成果一等奖,郸城县医共体党委被河南省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

  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郸城县人民医院跻身全国二级医院前列,郸城县妇幼保健院荣登全省绩效监测榜首,郸城县中医院成为区域中医药服务标杆,郸城县中心医院实现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跨越式提升……一幅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的健康郸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融合之变 从“看病难”到“医路通”

  “以前,看个复杂点的病,第一反应就是往周口、郑州跑,又费钱又受累。”回忆过去,市民李女士感慨万千,“现在,不一样了,咱县里的医院,信得过!”

  这份“信得过”的背后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刻变革。2018年,郸城在全省率先探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将全县医疗机构整合成两个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犹如为原本分散的医疗资源注入强韧的“黏合剂”。

  “改革的核心是让资源跟着病人走,让医生围着群众转。”郸城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赵玉超形象地比喻,“我们要做的就是拆掉‘围墙’,打通‘脉络’。”

  于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面推行,患者不用再为同一项目重复付费;“一次挂号管三天”成了常态,复诊患者省去了重复排队的烦恼;“病区结算”全面推行,出院手续在护士站即可轻松办结。一组数据生动印证了改革成效: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互认检查检验结果4.5万人次,为患者节约资金379万元;门诊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率从62.86%提升至95.75%,群众就医从“路上奔波”变为“信息跑路”。

  群星闪耀 四家医院的“特色诗篇”

  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郸城县人民医院新城院区的康复花园里,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缓缓散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不远处,医养公寓内飘出淡淡的中药香和饭菜香。这里没有传统医院的紧张与冰冷,有的是家一般的安宁与温暖。

  “在这里,既能看病,又能养老,孩子们也放心。”正在接受针灸治疗的王大爷笑着说,年过七旬的他因慢性病需长期康复,子女在外地工作,医养结合院区成了他的“第二个家”。这家医院的医养结合院区,正是郸城县卫生健康系统在“十四五”期间深化改革、倾情为民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郸城卫生健康系统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笔,以人民健康为墨,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一曲动人的“健康长歌”。

  改革并非追求千院一面,而是鼓励百花齐放。在总体布局下,郸城4家县级医院各自谱写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诗篇。

  县人民医院:以“守护”为主题的坚强堡垒。在县人民医院,诗的主题是“守护”。这里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坚强堡垒,拥有ECMO(人工心肺机)、3.0T磁共振等“大国重器”,其卒中中心质控排名全国第五,胸痛、创伤中心是省级标杆。它在新城院区创新设置600张医养结合床位、建设162套医养公寓,开创“医疗、康复、养老”无缝衔接的“郸城模式”,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坚实的“医靠”。此外,该院还依托“名医工作室”,实现省级专家常态化坐诊,年均开展三、四级手术逾百台,成功填补6项县域医疗技术空白。

  县中医院:以“传承”为韵味的文化根基。在县中医院,诗的韵味是“传承”。作为县域中医药服务的龙头,该院牵头组建第二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将优质中医资源下沉乡镇。疼痛科的“内热针”、脑病科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未病科的“腹针疗法”等特色技术,让中医药在基层焕发新生。如今,全县基层中医诊疗人次年均增长7.3%,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中医、吃中药”,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惠及千家万户。该院积极参与省级中医标准制定,积极推进“中医日间病房”试点工作,让患者省时、省费,更省心。

  县中心医院:以“温度”为旋律的亲民服务。在县中心医院,诗的旋律是“温度”。该院率先唱响“护士到家”的暖心之歌。对于术后康复、行动不便的患者,一个电话,专业护士即可上门提供换药、护理等服务。“名医回家乡”大型巡回义诊让数万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级专家诊疗服务。该院还创新推行“患者不跑、医护跑”模式,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实现“看病不走回头路”。

  县妇幼保健院:以“希望”为基调的生命摇篮。在县妇幼保健院,诗的基调是“希望”。2024年,它以全省绩效监测榜首的成绩,成功晋升为三级妇幼保健院。在这里,无痛分娩技术让妈妈们告别生育剧痛;针对小儿疝气等常见病,建立快速诊疗通道,患儿候诊时间缩短50%。该院还推出“孕产育一站式服务”,整合婚前保健、孕产期管理、儿童康复等环节,成为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管家”。它以专业与温情,守护生命起点,托举健康未来。

  创新机制 从“治病”到“健康”的主动转型

  郸城的改革不仅聚焦“治已病”,更前瞻性地转向“防未病”。乡镇卫生院创新设立主动健康服务中心,为签约居民提供体检、咨询、干预等一体化服务。目前,全县重点人群签约率与随访服务率均达10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3.5%提升至32.33%。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样亮点纷呈。郸城推行“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倒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费用。2023年,全县医保基金支出同比下降7%,患者自付比例下降5.2%,真正实现“群众减负、基金增效”。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升级,推动健康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深化。”赵玉超展望未来,智慧医疗将更广泛地覆盖城乡,远程会诊、互联网医院让群众求医问药如网购般便捷;公共卫生防护网将织得更密更牢,让“防”的理念深入人心;基层“网底”将更加稳固,每一个村卫生室都将成为群众健康的“前哨所”。

  目前,郸城全县已建成524个村级医保工作站,并配备“一键呼叫”设备,村民足不出村即可进行慢病咨询。县人民医院正筹建县域智慧医疗中心,通过AI辅助诊断、大数据预警,实现“预见性健康管理、前瞻式疾病防控”。

  “十四五”的成绩单已然厚重,但郸城“卫健人”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面向“十五五”,一张更高水平的“健康郸城”蓝图正在绘就。

  健康是民生之基、幸福之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郸城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高擎改革火炬,怀揣“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仁心仁术守护136万郸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医养结合的温馨公寓到村头田间的义诊服务,从ECMO守护的生命奇迹到“腹针疗法”缓解的慢性病痛——这首“医”路向前的长歌,旋律愈发激昂,在豫东大地上久久回响,唱响一个更加可期的、更加健康祥和的未来。

  中原经济网周口频道,新闻热线:13526560068,投稿邮箱:hnjjbzkxw@126.com

编辑:冯雅楠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