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高的个子,帅气的脸庞,散发着一种成熟的气质。站在记者面前,张贵平完全不像一个30岁的人。
张贵平,河南义煤集团义络煤业有限公司采煤二队三班班长。从17岁高中毕业到现在的13年时间里,从农民工、班组长、跟班队干部,一步步走来,岁月在脸上留下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沉稳,更有一份坚毅和自信。
“记得刚来矿上时,因为踏实肯干,被师傅带着在采煤头工作。什么脏活儿累活儿我都抢着干,年轻,多干点儿,没啥不好。”张贵平坦言。
刚进入煤矿后,深知自己底子薄,张贵平为自己制定了学习目标。除了买来许多学习资料自学外,他还虚心拜师求教。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不但做了掘进工,当上了师傅,还成为了一名班长。也正是勤奋好学,使他成了工作中的行家里手。队里遇到什么难题,总是找他“摆平”。
2016年3月的一个8点班,张贵平所带的班组又接到了队里的棘手问题——工作面液压悬移支架出现了“挤架”和“咬架”现象,需要拆架子。他带领班组用了一班时间,也没有拆完。看到工友们很辛苦,他就让大家升井,自己留下来和下一班的工友一起继续干。中间大家休息的时候,劝他也休息一下再干。可他一心想解决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一直到拆完架子,又加固好临时棚,他才喘口气坐下来休息。拿起自带的干粮吃的时候,他看了看表,已经是晚上11时15分了。过后,他说:“虽然吃的是冷馍,喝的是冷水,但那一刻,心里舒坦。”
日常工作中,张贵平总是干在前。班前,他都是提前到工作面,根据生产条件,及时排查处理各类安全隐患,确认安全后再安排布置当班安全生产工作;班中,他紧盯现场,认真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班后,他总走在最后,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他带领的班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班组安全、工程质量、生产任务多次排在3个采煤班之首,为该公司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作出了贡献。
为提高安全系数和工作面单产,张贵平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始终不忘技术革新,常常和身边的同事一起商议怎么节支降耗,怎么科技创新,怎么减少职工劳动强度,怎么保障职工安全。他主持和参与的工字钢棚连锁装置、门式雾化水幕改造、35020工作面原煤运输系统优化等项目,分别获得义络煤业技术革新二等奖和五小成果一等奖,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
如今,对于河南能源、义煤公司两级劳模的荣誉,张贵平腼腆的说:“其实,任何工作岗位都需要有人来干,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需要,大家的肩上都承担着同样的职责和担当。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够让我们的社会在新时代里的步伐迈的更快。”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通讯员 王义苹 史松杰 摄影报道
穿戴整齐准备下井
下井前做好入井备案
张贵平和工友在等待猴车,这是三个过渡层面的其中一个
从地面到400米以下的工作台面,需要经过一个小时、三个层面过渡
进入工作台面后,张贵平首先要对上一组的工作台账进行检查,做好对接工作
在指定的工作箱区域,领取工具
开工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将安全隐患进行排除
开采煤炭,一直用的是手工
随着掘进巷道不断向前,支撑开采区域的顶板也在随时跟着前进,以确保工作安全
将开采出的煤炭装上小火车后,还需要人工推到出煤区域,便于输送队集中送到地面
升井后填写隐患卡
尽管当天工作结束,但张贵平和工友讨论井下工作方案,总结当天工作的情况,已经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