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一小步,幸福养老一大步。3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竹怀农介绍,2023年,全
省投入2.21亿元,完成7.5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据了解,我省坚持需求导向,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制定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推荐清单》,以“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
辅助器具适配”为主要内容,确定了7类30个项目,将防滑处理、地面高低落差处理、安装床边防护栏、安装扶手、配置淋浴椅、配置手杖、配置防走失装置作为基本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
同时,还充分考虑城乡老年人需求和生活条件的差异,在城市重点关注防滑处理、安装扶手、配备智能预警设备等,在农村主要开展高低落差处理、地面平整硬化、辅具配置等。各地在确定改造内
容过程中,做到100%入户,工作人员与老年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设计“个性化定制”改造方案,实施适合每一个老年人生理特点、安全需求的设
施改造和用品配置,真正做到“一户一策”。
全省统一规定户均改造费用为3000元,评估验收由政府购买服务。
为解决好“怎么改”的问题,我省严格执行统一的改造流程,注重抓住四个关键步骤。第一步,由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家庭为单位自愿申请,县级民政部门按照有关标准审核确认;第二步,由专业
机构工作人员入户,对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住房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改造内容和具体方案;第三步,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择优选定改造机构,改造机构要与评估、验收机构相互独立,按照规定和合同组织实施;第四步,开展改造结果质量验收和满意度测评。严格的闭环管理,保证了改造工作专业、优质、高效。(记者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