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生态环境厅通报2023年全省重点减排工程复审结果,漯河市上报的30个重点减排工程全部通过国家复审,复审通过率达100%。
2023年5月,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下达漯河市2023年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指标分别为氮氧化物(NOX)325吨、挥发性有机物(VOCs)401吨、COD2513吨、氨氮20吨。其中,COD下达量占“十四五”期间总减排量的43.5%。
面对重点工程减排任务重、技术要求严苛、人手不足、基层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困难,漯河市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王庆国带领环评科工作人员深入细致学习研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技术指南及主要水污染物、主要大气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核算方法,细致了解各县(区)2023年上半年上报的重点减排工程情况,发现各县(区)上报的项目核算方法不准、材料支撑性不强,很多项目被省生态环境厅直接退回。在时间紧、减排任务重的情况下,该局主要领导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后,迅速安排部署相关工作,要求有关科室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全程参与核算,推动全市总量减排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漯河市聘请第三方机构介入总量减排核算工作,开创了全省地级市聘请第三方机构介入总量减排核算的先河,为漯河市全面完成2023年总量减排任务、全力支持金大地千亿新材料项目新增总量替代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扎实推进总量减排工作落地见效、核算成果有理有据,2023年9月16日至10月12日,该局总量减排技术骨干和第三方机构技术人员先后深入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舞阳县、临颍县和市经开区,现场对重点工程减排项目进行帮扶指导,通过调研帮扶与各县(区)达成共识,确保了上报项目和材料质量。漯河市采取市、县(区)分工协作模式开展工作,各县(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重点工程项目督导和支撑资料收集,漯河市生态环境局和第三方机构负责总量减排核算和系统填报、支撑材料审核及统一上传、组织全市总量减排及技术培训工作。2023年10月至12月,该局工作人员先后多次赴省生态环境厅对接汇报全市2023年总量减排核算面临的问题,邀请专家到漯河实地开展指导帮扶和技术培训;11月23日,省生态环境厅总量减排技术专家专程到漯河市对总量减排暨主要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现场实际操作,通过实地调研和交流培训,进一步厘清漯河市重点工程减排工作思路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通过不懈努力,漯河市2023年总量减排工作成效斐然。国家重点减排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调度清单显示,2023年,漯河市NOX、VOCs、COD、氨氮四项指标分别完成585.6吨、1206.8吨、4476.6吨、198.4吨,分别为2023年下达计划指标的1.8倍、3.01倍、1.78倍、9.92倍,全部超额完成2023年下达指标任务。其中,2023年COD、VOCs和氨氮完成量占“十四五”期间总下达量的77.5%、98.4%和107.2%,通过不懈努力,VOCs和氨氮两项指标提前完成了“十四五”期间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
据统计,2021~2023年,漯河市NOX、VOCs、COD、氨氮四项指标分别完成2211.2吨、1441.7吨、4838.6吨、353.9吨,分别占“十四五”期间总任务量的68.01%、117.54%、83.78%、191.3%。VOCs和氨氮已经完成“十四五”期间的总量减排任务,NOX和COD剩余936.4吨、1039.8吨,加上金大地千亿新材料新建项目使用量,预估2024~2025年还有1384.2吨、1100.8吨减排任务,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总量减排任务。(孟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