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在第46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我省提前谋划,认真准备,广泛宣传,引导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截至目前,全省已有62个县和1个省辖市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参与人数6.75万人次。
全省目前完成造林23.32万亩
今年是我省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的攻坚之年,为扎实推进2024年国土绿化工作,早在1月26日,我省就召开了林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4年十项林业重点工作任务,计划完成造林152.86万亩、森林抚育166.56万亩,实现林业年产值2450亿元,让生态更美、百姓更富。
“前段时间,受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全省造林进度较慢,目前完成造林23.32万亩,仅为全年152.86万亩的15.26%;造林整地9.89万亩。”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全省气温逐渐回升,进入了今年春季造林的关键时期。我省抓住近期雨雪充沛、土壤墒情良好、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采取机械化、专业化栽植等手段,抓紧全面铺开今春造林绿化工作,确保4月底前全年任务大头落地。
在今年的植树节活动中,我省创新形式,推广使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将尽责形式由传统以植树为主,拓展到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等8类,号召社会公众由实体植树为主向爱绿植绿护绿等多种形式转变,由参与劳动为主向既注重劳动又注重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转变。
截至目前,全省已在河南全民义务植树网发布尽责活动项目452个。
强化科学绿化闭环管理
目前,我省造林绿化不够科学、成果难以巩固、改革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要坚持全周期科学绿化,强化科学绿化闭环管理,做好设计、整地、苗木、栽植、管护等各环节工作。
“特别是在春季,我们要重点把好三关:严把作业设计质量关、严把苗木质量关、严把整地栽植关。”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严把作业设计质量关方面,我省全面落实《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国土绿化项目作业设计管理规定(试行)》等技术规范,科学把控用水、种苗、造林配置等技术措施和相关数量质量指标。
在严把苗木质量关方面,我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落实好“双70”标准,多使用优良乡土树种、珍贵树种、高效固碳树种,提倡带状混交、块状混交等混交方式。在民权、兰考、郏县、叶县、浚县、淅川等地,分区分类打造乡土树种示范点。造林苗木要使用良种壮苗,加强苗木检验检疫,优先使用本地国有林场、苗圃培育苗木,坚持就地就近调苗、随起随运随栽。结合生态廊道占用耕地绿化整改工作,优先使用生态廊道整改移栽苗木,帮助廊道苗木找出路。
在严把整地栽植关方面,我省立足现地实际,综合选择穴状、带状、鱼鳞坑、微地形等整地方式,充分保护好原生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珍稀植物等原生地表环境,防范因不合理整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资源破坏。苗木栽植要做好根系修剪、蘸浆浸泡、生根粉处理、容器苗脱袋、保湿保水等技术措施,浇足定根水,采取地膜秸秆覆盖、施保水剂等适用保墒保肥措施,必要时打好苗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