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张旭长 乔航
“真是感谢你们,让我们这‘外来户’吃上了低保。”3月9日上午,面对上门慰问的平顶山市湛河区民政局工作人员,陈庆激动地说。
陈庆一家的户籍均在叶县,现定居湛河区姚孟街道。近年来,陈庆家接连发生变故:公公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婆婆患有心力衰竭,需长期服药;3个孩子一个念初中,两个上小学;今年春节期间,丈夫突发脑梗住院,生活的重担全压在陈庆一人身上。
今年2月,陈庆向叶县民政局求助,希望能办理低保。叶县民政局接到电话后立即与湛河区民政局对接。湛河区民政局安排工作人员王红雨等人入户探视,并为陈庆一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品。
“在户籍地、居住地都可以申请低保。”王红雨告诉陈庆,并鼓励她增强生活信心,有困难随时联系民政部门。
随后,湛河区民政局简化救助程序,开通“绿色通道”,按照“先行救助”原则,将其家庭纳入区城乡低保保障范围,并发放了2500元临时救助金。
近年来,湛河区民政局全面贯彻落实救助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推动“依申请救助”和“主动发现”两种救助方式有机结合,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异地办、协同办”,让距离、户籍不再成为障碍,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