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扬鞭自奋蹄 ——王景周先生的艺术追求

2024-03-25 11:32:42   来源:河南经济报

  ■常平安

  人物介绍 王景周,男,1938年生,河南新郑人。发表多部专业论著。现为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会员、中国人民书画院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省人大书画院理事、省老干部书画协会理事、河大校友书画院顾问、河南大华书画院院士、省老年书画院研究员、郑州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郑州诗词学会会员。

  其所作诗文《故乡新貌》获2023年全省有奖征文比赛二等奖;曾主编《王氏家谱》《沸泉泽千秋》《枣乡文化展览馆》;作品入编《瀚墨情缘——河南大学名人手迹》。

  王景周先生是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当时,他的教学水平在学校是出了名的。现在,王老师已退休多年,在放下教学工作之后,又重新拾起了他原本喜欢的绘画,开启了新的探索征程。

  了解王老师的人都说,王老师做事特别钻研,而且持恒。这些年来,郑州的许多美术活动和画展,王老师只要得到消息就会参加,我们常在画展上相遇。他总是带着自己的绘画作品让我看,并谦虚地说让我指导。

  王老师出身勤善耕读世家,先祖曾以建楼赈灾而闻名乡里,传颂至今。父亲是“三八式”干部,戎马一生,功勋卓著。祖母的教育、祖父和母亲的多才多艺、父亲的亦文亦武,为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秉承了长辈们的优良基因,自幼兴趣广泛,爱好诗文、歌舞、体育、美术、音乐、戏曲等。他自幼聪慧,三岁就在墙上涂鸦小人画;小学5年级时,临摹热水瓶上的花鸟画,受到校长和师生的赞扬;初中时,对美术的兴趣更加浓厚,水彩动物写生作品常受到美术老师的表扬;进入高中或大学后,常为班上或系里办黑板报。在河南大学读书时,尽管他的专业是数学,但对书画依然不离不弃。学校的文艺活动,尤其是书画展,他每场必到。

  王老师长期坚持写日记,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曾主编《王氏家谱》《沸泉泽千秋》,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习国画。在郑州老年大学学习半年后,即加入郑州老年书画研究会。他还坚持定时收看中央美院书画课程,受益匪浅。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于2016年加入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这虽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但能成为省级美术家队伍中的一员,这给了他莫大的肯定和鼓舞。他积极参加各级书画展,获得了许多奖项,作品也被省宋庆龄基金会、焦裕禄纪念馆及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但他并不把这些荣誉当回事,而是将此视为检验水平、鞭策自己、提高技艺的好机会。

  王老师虽自幼爱画、沉醉丹青,但非科班出身的他,自学的路上充满了艰辛。他知难而进,凭借悟性和毅力,砥砺向前,百折不回,终有所获。他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汲取精神营养,提升自身品格。他潜心临摹《芥子园画谱》,到街上或公园写生,借在公园听戏之机,常作人物速写素描,为人物画创作补上基本一课。

  王老师的画,虽取材广泛,但主题鲜明,多为弘扬正气、讴歌美好、诠释生活真谛,富有时代色彩。他努力钻研和继承优秀绘画传统,但从不刻意临摹,主张临创结合。结合学画历程,他撰写了打油诗《老年学画要诀》,对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总结。他追求诗书画印有机融合,自作诗词,自制印章。他坚信自己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书画家。著名诗人臧克家在其年逾古稀时曾写过一首咏牛诗《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如今的王老师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他却“不待扬鞭”,自觉地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期待耄耋之年能更上一层楼。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