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吕家崖村村民在大棚里忙着为樱桃疏花疏果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在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吕家崖村的大棚种植基地,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鼻而来,满枝的樱桃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素雅清新、别致动人,一些坐果早的樱桃已经开始泛红,预计4月中旬便能上市。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疏花疏果、加强水肥管理,一派繁忙的景象。
杨社军是陕州区大营镇吕家崖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为了响应党支部书记带头干的号召,2022年,他带头承包了4座日光温室大棚种樱桃。杨社军向记者介绍,其中两座大棚的樱桃是买回来的挂果树,去年开始结果,当年销售额达3万多元。“我们刚开始种植樱桃,现在是边摸索边干,空闲时不断到附近的大樱桃基地取经学习。樱桃目前正处于挂果期,在管理这方面还要下很大力气。等到技术成熟之后,再推广到村民中,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杨社军说。
在吕家崖村的另一座温室大棚里,村民苏柏强正在对棚里的西红柿进行管理。去年秋天,他栽下了优质西红柿苗,经过一个冬天的恒温培育,加上蜜蜂授粉,目前果实满枝,长势喜人。“我们这座大棚种植的西红柿,品种是普罗旺斯,特点是起沙、汁多、有水果的口感,目前栽植了1300株左右,预计亩产在1.5万斤,在4月初上市。”苏柏强说。
除了发展大樱桃、西红柿外,吕家崖村依托地理优势,发展特色工厂化育苗,目前有11座育苗大棚,育有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十多种蔬菜苗,共有300多万株。“目前第一茬育苗已经结束,第二茬小番茄预定也已经告一段落,育苗已经开始。”杨社军告诉记者,今年,村里打算扩大育苗规模,为附近的其他种植户提供充足菜苗,预计收入可达90万元左右。
近年来,大营镇吕家崖村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持续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切实让设施农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
杨社军表示,下一步,全村将继续加大服务力度,通过打造生产基地、引进种植技术、创新销售模式,形成育苗、种植、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丁光展 王盾 通讯员 卢仙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