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促兴 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蓄能成势

2024-03-30 10:26:43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编者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即日起,本报联合豫经智库推出“新质生产力在河南”系列报道,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动能、新产业,看我省如何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力赋能,以“新”提“质”,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培育黄河、鲲鹏等实验室到大手笔引进超聚变,我省先进计算产业集群后来居上;从传统大中型客车到新能源汽车,宇通开辟出增长新赛道……

  日前,我省公布了一组数据:1月至2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9%、6%,分别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2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7%、27.8%。

  以“新”提“质”,以“质”催“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如今,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我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主引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月20日,在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宇通制件车间,一个个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我们的型材智能化加工生产线上,61台工业机器人、23台数控机床和60多台加工专机,累计140多台(套)自动化设备通过MES网络和智能调度系统高效、有序运行,基本实现型材物料加工、流转的自动化、智能化。”宇通技术中心工艺工程师蒋林森说。

  “机器人上岗”是汽车产业“智能制造”的一个缩影,“宇通样本”也是我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呈现。

  近年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节节高”。202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8年的15.4%提升至25.9%。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3%。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新产业。我省于2022年印发的《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翻番,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0%,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我省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拥有先进装备、现代食品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千亿级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河南大有可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加快推动产业向发展新赛道转换、向转型新路径迁移。

  同时,把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在技术攻关、延链强链、高端跃升上加快突破,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业能级。

  用好科技创新“增量器”

  细胞与免疫治疗CDMO平台、中原纳米酶实验室等全球领先的医学研究平台加速建设,阎锡蕴、大卫·阿兰·韦茨等国内外知名院士纷至沓来,国药集团、中信大健康等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先后落地……3月26日,记者在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中原医学科学城看到,一座“院城产”融合发展的医学科学创新产业新城正拔地而起。

  “目前,国内所有拥有医疗健康板块的央企,均以不同形式和中原医学科学城开展了合作。”中原医学科学城管委会主任秦新东告诉记者,“医学科学城着力打造的‘两院一城一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既是塑造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模式,更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体现。”

  以生物医药、创新药研发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我省加速发展。新乡华兰生物在国内血液制品、流感疫苗生产方面稳居前列;平顶山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填补了河南省原研药生产研发的空白;郑州安图生物的体外诊断试剂销量稳居全国前列;南阳福森药业的双黄连注射液全国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信阳羚锐制药成为国内贴膏剂领域的龙头企业。

  “创新是发展的逻辑起点。我们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上主动发力,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省科技厅科技项目统筹推进处处长刘晓永说。

  如今,我省正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释放先进制造业澎湃动能

  如果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那么,先进制造业便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

  2023年,受益于区域创新动能的加速蓄积,我省制造业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细分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塑造了新优势,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分别达10.3%、11.7%,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3个、6.7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5%。

  河南,这个曾经给人留下“加工代工”印象的制造业大省,正在褪去过往传统制造的“标签”,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向“智能制造”蝶变。

  一直以来,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

  焦作市多氟多公司六氟磷酸锂产销量稳居世界前列,电子级氢氟酸进入全球芯片业巨头台积电供应链;在豫北长垣,年产门桥式起重整机30万余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全球每10辆大中型客车就有1辆来自宇通集团,纯电动客车摘得欧洲市场销冠……这都是我省先进制造的亮眼“名片”。

  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日前,我省发布了《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六新”突破取得明显成效,新基建逐步夯实、新技术群体突破、新材料迭代更新、新装备规模提升、新产品持续涌现、新业态普遍形成,推动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柱、未来产业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河南是制造业大省,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不断发力,涌现出宇通、中铁装备等一大批领军企业,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张占仓说。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省正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