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郑州市房管局、郑州市财政局、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郑州市商务局、郑州市金融局、国家税务总局郑州市税务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郑州市促进房产市场“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宣称从4月1日起,通过国有保障房运营公司收购和市场化交易两种方式,推进郑州市内八区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群众安全、高效、快速达成换房目的。
根据《方案》,2024年郑州市计划完成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1万套。
此次政策颁布的同时,郑州市房管局还印发了2024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今年目标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00亿元,商品房投放70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1200万平方米;交付保交楼项目6万套以上。
“全国已有部分城市实行住房‘以旧换新’,但多是民间行为或是企业行为。‘郑州模式’从政府主导层面出发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比较详细、成熟,且有借鉴意义的版本。”豫经智库专家、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
在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玉臣看来,商品房“以旧换新”是指购房业主拿出手上原有成套住宅房屋,与意向购买的商品房开发项目议价,双方协商约定合理价格后,过户给开发商或开发商指定的对象,旧房价值开具等额定向房票,用于支付新房首付款,旧房和新房之间的差额由购房者通过自筹、按揭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支付后,置换成功。
据了解,2023年,郑州二手房市场交易1133万平方米,全年成交10.2万套,在市场恢复过程中,居民二手房与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不足。目前,郑州挂牌出售二手房的客户,不少有改善性换房需求,说明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同时,卖房难、周期长、折价多等因素,已成为群众换房的最大阻碍。
郑州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出台此项政策,让群众在换房时能够减少阻碍,满足群众住房需求逐步改善的预期,向房地产新发展模式过渡。”
“《方案》是对市民存量房置换和消费升级的又一次大力支持,结合郑州市实际情况,从具体目标、实施步骤、相关任务与责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晓峰说。
对于此次收购的房源年限及用途,郑州城发安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显刚表示,收购的二手房源一般是房龄20年以内的商品房,将用于郑州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群众可通过信息平台登记拟出售房源信息,同时选定意向购买房源,与开发企业签订《新房购买意向书》。若洽谈成功,二手房出售资金将划入三方监管资金账户,款项用于购置新建商品房,资金采取闭环操作,加快群众换房速度。
严跃进表示,郑州住房“以旧换新”模式的创新点在于,地方城投公司的介入一方面提高了群众换房的效率,另一方面还将收购的二手房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同时还响应了国务院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方案,契合当下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郑州此类政策,对于各地后续推进‘以旧换新’也有启发。尤其是此次下发的文件非常详细,提及多个部门,说明支撑是非常有力的,有助于真正促进一二手房联动。”严跃进表示。
王玉臣认为,该模式能够满足部分家庭的置换需求,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同时,以旧房置换新房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流通,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地发展。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该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其他城市在学习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规避。”王玉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旧换新”实际上是两个房屋交易流程的融合,相对更复杂,考虑的点也更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流程的设置需要更加明确而详细,流程控制也要更严谨。
“对于置换房屋的业主个人也需要注意核实一些基本情况,如征信情况。如果征信有了问题,在未来房屋置换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导致购置新房的流程无法完成。”王玉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