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李万鹏 牛祎蓓
“叔,您看向这里,摇摇头,眨一眨眼睛,慢慢地张开嘴巴……好了,认证成功。”4月11日,宝丰县观音堂示范区社保部门工作人员走进张二周老人家中,开展上门养老认证服务。
开展城乡居民养老认证工作,本是件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好事,但对于留守家中的老年人来说,却成了一件难事儿。
有些老年人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儿女又不在跟前,如果不能及时完成认证,将面临停止发放养老补助的问题,观音堂示范区社保部门工作人员上门认证不仅方便了老年人,确保了审核信息的真实性,更延长了社会保险经办服务链,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确保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发放的连续性,让老年人能及时领取养老金,观音堂示范区利用村务公开栏和电话、微信群、广播等渠道进行宣传,获得群众好评。同时,要求党员干部、村民组长主动担负起养老保险待遇认证员的职责,走村入户为老年人进行网上养老认证,确保享受待遇人员不漏一人、应享尽享。
“我腿脚不好,行动不便,子女又常年在外务工,你们真是热心肠,专门上门服务,为我们解决难题,真是太感谢你们啦。”家住金庄村的老人高某在认证完毕后高兴地说。
在拍照认证过程中,观音堂示范区社保部门工作人员与辖区老年人话家常、聊变化,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生产生活情况,叮嘱其有需求及时向村委反映,以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截至目前,观音堂示范区社保部门已为18个行政村1200多位老年人提供上门养老认证服务,努力做到认证无遗漏、全覆盖,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好每一件暖心实事。
群众无小事,细微见真情。近年来,观音堂示范区始终秉承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把辖区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由坐在办公室工作变成主动上门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