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李元强 白雪
近日,豫地科技集团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矿四院”)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从大气、土壤、水等方面对当地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调研和梳理,针对性地找到治理痛点,明确扶持政策,最大化地解决当地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长远可行的最优治理方案,寻求合理资金资助。
“可以说,此次援疆任务是十三师新星市生态环境局和当地企业探求生态经济共同发展的一次尝试。大家的激情都非常高,他们不分昼夜深入基层,争分夺秒奔赴在第一线。”该院负责人感叹道。
3月4日,技术团队一抵达新疆哈密机场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技术人员驱车赶往十三师新星市生态环境局,与局领导和当地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了解当地政策,探明项目需求。
3月5日~7日,技术团队兵分几路前往十三师新星市淖毛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二道湖工业园区、红山农场产业集聚区、柳树泉农场产业集聚区、新星技术开发区骆驼圏子产业园等地,对各园区的建设情况、生产企业的情况和需求进行摸排调查,结合不同类型项目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的时间节点,初步谋划出一批焦化企业VOCs提标改造项目。
3月8日开始,技术团队深入各个企业进一步了解生产工序、产污环节、现有环保措施,收集相关数据资料,深入研读中央和新疆地区生态环境相关政策,仔细比对中央生态环境资金储备库入库指南,依据要求、贴合企业实际编写入库材料。同时,邀请资深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针对专家给出的意见对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于3月22日完成13个项目(其中包括11个焦化厂、1个化工厂、1个水泥行业)的申报工作。随后,技术团队开展各园区固废和污水治理情况的详细梳理工作,为9月份申请中央生态环境资金谋划和储备新的项目。
地矿四院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结合河南地区先进且效能良好的VOCs治理手段,立足企业的生产现状、放眼企业和产业园的未来发展道路,找到与各企业需求相匹配的治理方案,既能保证大气污染物治理效果得到提升,又能助力企业生产线全效能运行,找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工作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