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生态环境局西峡分局 生态修复 修出水清岸绿新画卷

2024-05-11 15:19:49   来源:河南经济报

  “云中高速”尧栾西高速栾川至双龙段串联起了老界岭、老君洞、五道幢、龙潭沟等多个旅游景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最美“旅游高速公路”。

  一路通,百业兴。高速公路快捷、安全、舒适的特点,已经成为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它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施工过程中的土地开挖、填方等活动,会破坏原有的地貌和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衡。其次,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噪声等,也会对周边的大气环境和生物栖息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面对这些挑战,南阳市生态环境局西峡分局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致力于守护高速生态的平衡与稳定。

  尧栾西高速栾川至双龙段在建设之初,该分局提前介入,与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沟通,指导并帮助项目建设方识别潜在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分局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指导高速建设方及时落实环保措施,为“云中高速”的生态修复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

  自然恢复。该分局加强对高速公路沿线湿地、河流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在施工结束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让被破坏的植被逐渐恢复生长,改善了土壤质地和养分状况,重建了稳定的微生态系统,恢复了物种的迁入。如今,放眼望去,整个高速已完全恢复到建设之初的模样,到处绿树成荫、生机勃勃。

  人工修复。该分局派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施工,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用了生态护坡技术,减少了边坡的水土流失,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工程,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建设完成后,该分局建立了长期的生态监测机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修复措施,确保生态系统稳定恢复。同时,执法人员加强对高速服务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油烟净化设施、油气回收设施、隔音墙等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高速公路建设期间,该分局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关爱,也为当地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在享受高速公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守护高速生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出更大贡献。(谢东霖)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