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锐减 幼儿园自救下的“变与不变”

2024-05-23 10:34:32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生源减少,为了自救,部分民办幼儿园4月份已开启秋季“抢人战”。一些曾经不对外招生的机关幼儿园,破例“撕开”口子对外招生;向来不愁生源的公办幼儿园也感到竞争压力,坚持练好内功,期望以高质量、特色化教学延续良好口碑。

  从“一位难求”到“一娃难求”,原来火爆的幼儿园正遭遇生源锐减的“大考”,在“变与不变”中展开自救。

  “抢人战”提前开启

  距离秋季新生入园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郑州思尔幼儿园早早将未来几个月的试听课安排完毕。该园后勤部老师郑可停止其他所有工作,只负责招生。

  组建家长试听群、拍摄特色课程及饮食视频、联系家长确定试听时间、安排老师准备试听课程、后期跟踪确认报名缴费等,一系列操作下来,郑可整个4月几乎无休,但是在如此饱和的工作状态下,却只招来11名新生和预交的500元入园报名订金。

  “费劲折腾一周安排试听课,一次课下来只有俩孩子交订金,给我快难为哭了。”从事近10年学前教育工作的郑可第一次遇到像今年这样断崖式的“招生难”。

  幼儿园从“一位难求”到“一娃难求”,原来火爆的幼儿园招生遇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我给孩子转学了,原来上的幼儿园有6个班,去年秋季小班一个班也没招满,担心幼儿园关门,提前转走吧。”郑州居民陈二丽告诉记者,新转去的幼儿园老师时不时在群里发招生的链接,跟家长聊天也会提到介绍一名生源,新生送被褥六件套,老生可以减免300元学费,让家长们帮忙费心介绍学生。

  过去一年,全国平均每天关闭40家幼儿园。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比上年减少1.48万所,下降5.1%;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2.98万人,比上年减少534.57万人,下降11.6%。

  郑州市教育局发布的《2023年郑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郑州入园(班)幼儿9.92万人,比上年减少1.11万人,减少10.09%;在园(班)幼儿40.83万人,比上年减少4.48万人,减少9.89%。

  “我微信朋友圈有很多同行人,以前他们从不发招生动态,从今年开始,他们不约而同都在发招生动态,各种优惠很有吸引力。”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兼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总园长张慧告诉记者,生源锐减,对于幼儿园整个行业来说是巨大挑战。

  幼儿园迎来大洗牌时代

  “老带新,赠送六件套,各自减免600元学费。”郑州紫云路的鸿程幼儿园园长张芹不但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招生公告,还不间断地在附近几个小区业主群里发送,虽然少有人问津,张芹还是坚持发布。

  郑州市二七区祥云路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李婷婷也告诉记者,以前每班35名孩子,几乎不接收插班生,现在小班和中班每班25人,长期接收插班生。“去年之前小班至少有三个班级,现在两个班还没有招满。”李婷婷告诉记者,据她了解,虽然不少幼儿园的班级看似没有明显减少,实际上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在减少,整体的入园学生在减少。

  “据说一路之隔的一家幼儿园已停止秋季招生,这段时间在读的幼儿家长都在根据各自情况转学。”李婷婷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幼儿园也接收了几个转学的学生,大家并没有因此多了几个学生而开心,更多的是感叹同行的发展困难。

  登封市博雅幼儿园在当地备受欢迎,虽然目前生源没有明显减少,但是园长已经感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压力。该园老师刘浩静告诉记者:“每天的晨会,园长都会提醒大家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号召大家搞特色、抓教学。”

  “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周边有的幼儿园生源已经受影响,当然一些有特色的幼儿园肯定会越来越受欢迎。”刘浩静分析,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幼儿生源减少,这两年幼儿园将进入大洗牌时代,最直接的结果是淘汰掉一些幼儿园。

  “我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曾经在郑州非常抢手,之前报名的时候十分费劲,现在老师竟然让家长帮忙宣传招生。”郑州市民陈浩说,曾经一位难求的幼儿园现在招不够学生,这让他始料不及,对于家里二宝上哪所幼儿园,他也终于不再焦虑,“这回轮到我挑挑拣拣了。”

  “目前受生源影响最大的第一批幼儿园是原本生源就不足、在业务上不领先、没有特色的部分民办幼儿园。”张慧分析,这批幼儿园日常工作不严谨,要求不高,家长们的满意度不高,转园率高,最后大多因为生源减少不足以支撑日常的开销,从而退出学前教育行业。

  张慧认为,另一批受生源影响退出学前教育的是资金进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非专业人士,他们在幼儿园黄金发展时代进入这个行业,前期能挣钱盈利,而现阶段,因为生源锐减,盈利减少,在权衡过利润之后主动退出了学前教育行业。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5家附属幼儿园,目前都是满园状态,生源减少目前对这几家幼儿园的影响并不明显。虽然面临的生源压力并不大,但是不变的是必须修炼内功,提高专业素养,更好地让家长满意。”张慧坦言,集团校管理相对规范,各种规章制度比较健全,运营的情况也相对较好,这些幼儿园目前受冲击不大,这主要得益于集团校非常注重特色教育,也相对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张慧分析,面对市场变化和挑战,作为幼儿园经营者应该积极应对,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有实力的幼儿园可以寻求特色化发展,开展特色化教学活动,创新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托幼一体的幼儿园发展模式也值得借鉴,一方面补齐了0~3岁婴幼儿托育的短板问题,另一方面能够补齐幼儿园生源。面对幼儿园适龄儿童数量锐减的情况,幼儿园向下发展婴幼儿托育,扩大服务对象,是一条可行的两全之法。”商丘市第二幼儿园园长张岩认为,托幼一体的幼儿园也在迅速发展,应该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向托班延伸,扩大托班规模,允许幼儿园招收2~3岁的幼儿,实行托幼一体化综合服务和管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因适龄幼儿减少,幼儿园关停将不可避免,小班制或将成为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果以此为契机,提高幼儿园建设标准,推进“小园小班”建设,提高师幼比,将有助于优化现有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他认为,如果能把幼儿园班额分别降低到小班10人、中班15人、大班20人,这将改善我国幼师工作环境,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如果还有学位“空余”,则可把这些学位用于招收2~3岁幼儿。

  “2023年至2025年,每年会以超过400万个学位的速度大幅缩减。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3~5岁学龄前儿童数量开始逐年减少,学前教育规模整体进入负增长阶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玉丽认为,学龄人口减少,是我国优化学前教育结构难得的契机,对于学前教育发展方式的调整也是难得的机遇,可以推动学前教育实现由“量”向“质”的跨越,未来学前教育发展要合理布局配置幼儿园和师资、缩小城乡差距、改进监督与质量评估标准、拓宽服务对象。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