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由河南省农科院和杞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河南省大蒜绿色生产技术研讨会在杞县召开。作为以“中国人的健康‘蒜’法”为主题的2024开封(杞县)乡村文化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集结业内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农技推广人员,共同探讨大蒜绿色生产技术,在杞县倡导“健康‘蒜’法”的基础上,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大蒜产业向“绿”而行,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大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绿色发展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杞县副县长崔敏,河南省农科院示范推广处处长李秀杰,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所长路凤银,河南省农科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曾凯,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封洪强等领导和专家,以及其他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蒜生产、科研、技术服务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以“构建河南省大蒜绿色生产技术方案”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专题报告、会商研讨、展览展示和基地考察等环节。与会人员就大蒜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及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杞县是农业大县,素有“中原粮仓”“大蒜之乡”的美称,是国家大蒜产业发展三大核心产区之一,也是国家级出口大蒜质量安全示范区。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大蒜产业的绿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张新友表示,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推进绿色生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大蒜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大蒜产业向绿色、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在研讨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王琦、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曹坳程、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吴青君分别围绕蔬菜连作障碍微生态治理技术、土壤熏蒸消毒技术、大蒜根蛆和葱蓟马的防治举办专题讲座。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植物病理学会、昆虫学会等学术机构的知名学者,均带来了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享了大蒜种植、病虫害防治、绿色施肥、节水灌溉等关键技术。
会商研讨环节气氛热烈,与会人员就大蒜绿色生产技术的实际应用、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封洪强介绍,依托院县共建工程,项目专家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产业化示范园区为抓手,积极培育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模式。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坚持科技引领、绿色发展,才能推动大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产业升级。
同时,与会代表还观摩了河南省农科院及杞县在大蒜绿色生产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示范项目,包括新型绿色农药、高效节水灌溉设备、智能化种植技术等。与会人员深入杞县大蒜主产区苏木乡、五里河镇贾汪村,实地观摩了大蒜生产现场,感受了当地大蒜产业的蓬勃发展新气象。通过现场交流和探讨,更加坚定了大家推动大蒜绿色生产技术的信心和决心。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河南省大蒜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也为全国大蒜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参考。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杨丽荣告诉记者,院县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以科技为引领,以绿色为方向,推动大蒜产业向更高质量、更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郭俊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