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冯艳华 姚聪聪
5月的漯河生机勃发、万木葱茏,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处处一派繁忙、火热的景象。
“筏板作为基础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稳固性。为确保浇筑任务顺利完成,项目部青年突击队组织骨干力量从进场原材料把控入手,对钢筋绑扎、钢筋机械连接、焊接质量等进行检查、验收,从现场指挥、人员组织、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充分准备,确保工程管理全覆盖。”大河智链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负责人王军涛说。
这是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做好项目建设现场管理的同时,用足用活工作机制,成立大项目统筹办、大财政金融办、大监管服务办、大建设调度办等“四大办”,对项目建设问题逐项破解,形成工作管理闭环。先后召开“四大办”会商会议9次,对13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论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对接、项目手续实际问题12项。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帮助有融资意向的项目企业现场达成意向5000万元。“‘四大办’帮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的项目手续办理完成比原来预估的快了1个月,以后有啥问题还找‘四大办’解决。”众联冷链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张文博说。
今年以来,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按照“枢纽经济先行区、新基建创新区、大开放重要窗口”的新定位要求,拼招商、拼项目、拼经济,全力推动“九大攻坚”行动,实施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115亿元,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与中国供销集团、省投资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16个项目相继投产运营。正在施工的沙颍河漯河至周口航道“四升三”工程建成后,将带动当地港口运量成倍增长、物流企业集聚成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规模将持续壮大,“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枢纽效应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