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源汇区 秸秆回收离田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2024-05-31 21:43:15   来源:河南经济报

  眼下正是小麦丰收的季节,5月29日,位于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马店村的小麦收割现场,秸秆打捆机正在奋力工作,只见打捆机将打碎的小麦秸秆拢在一起,经过压实、打包,一捆捆金灿灿的秸秆从机器里“吐”出来,整齐有序地堆列在田中,田野变得干干净净。

  “秸秆回收真是帮我们农户解决了大问题,以前我们的秸秆不能烧、不能堆、不能放,农民都很为难,现在政府出面把这个事情解决了,对我们种植下一季庄稼有很大的帮助。”马店村村民宁海根说。

  “我们的秸秆回收离田业务遍及全国各地,目前秸秆主要销往郑州的碳化分解企业,一捆秸秆可以赚2~5元,量多的话,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正在打捆的相关工作人员说。

  秸秆离田既让农户尝到了甜头,也让企业有了赚头,这是源汇区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成果。自2024年4月源汇区被漯河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确定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离田试点县区后,该区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离田试点工作,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秸秆饲料化、肥料化,有效解决秸秆废弃和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实现农业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将小麦秸秆回收,经过可控限氧的高温碳化技术,产出可使用的生物碳。”近日,博顿碳业郑州有限公司负责人项欣欣向参观秸秆处置的人员介绍秸秆分解处理的操作原理。目前,该企业坚持“秸秆离田,碳基还田”,将秸秆等制成炭基肥和生物源水溶肥、叶面肥,促进作物高产丰收,改善土壤结构,为企业、农民创造经济效益。

  为大力促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完善秸秆收贮体系,探索秸秆离田回收新模式,带动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近年来,源汇区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依托,通过健全政府、企业(农服)与农民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秸秆处理水平,促进农民节本增收、耕地质量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悉,2024年,源汇区小麦种植面积约13万亩。面对巨大的秸秆产量,该区通过制定“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产业带动”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区级行政推动、乡镇统筹规划、村组联动配合、社会化服务组织具体实施、农户积极参与的多级秸秆机械化收集离田工作体系,努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靓。预计今年“三夏”期间,源汇区秸秆离田可达2万亩以上,可回收利用小麦秸秆达6000吨,将为全区农户节约种地成本60万~75万元。(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程广超 屈劲松)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