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晏云
“神州五月泛金光,田野怡人伴麦香。”日前,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组建油料科技服务党员突击队,以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花生专项、黄淮海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设计与培育项目为抓手,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增产增收现实问题,加快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油料产能提升。
振兴油料作物在行动
5月29日至30日,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科技服务党员突击队深入宜阳县董王庄乡左沟村、柳泉镇高窑村、伊川县鸦岭镇亓岭村,与群众面对面开展花生、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为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据了解,洛阳受“五山四岭一分川”的地形地貌及“十年九旱”等自然条件影响,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8.3%,油料作物品种老旧退化、产量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2018年至2024年,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与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花生专项实施以来,河南省农科院牵头,联合全省数十家花生科研团队,针对我省花生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优质专用花生占比较小,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加工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以“稳面积、提产能、优结构、增效益、强加工、育品牌”为指导,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与此同时,黄淮海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设计与培育项目也同步立项实施,推动我省花生、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强省战略目标。
把科研成果用在生产上
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花生专项豫西旱薄地花生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培训会上,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卫勇强结合豫西旱薄地花生生产实际情况,对专项主推的“花生全生育期精准调控技术”中的全苗、壮根、促花、控旺、防衰等技术要点作了细致讲解,根据“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要求对各类药剂选择、喷施量、施用时期等进行了简要阐述。目前正值夏收备播期,与会人员对整地质量和种子处理措施也进行了交流。
在黄淮海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设计与培育项目高产技术培训会上,油料科技服务党员突击队成员郭建秋副研究员围绕国内大豆供需形势、国家扩种大豆油料作物的政策导向、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大豆的意义,以及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重点提醒农户在大豆田间管理中注意大豆症青的预防。
“去年,大豆开花特别晚、豆棵长得非常高大是怎么回事?”“防治大豆症青,喷施的杀虫剂具体有哪些?”培训结束后,农户围着卫勇强、郭建秋两位专家询问起来。针对农户关心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专家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科技服务永远在路上
在科技服务过程中,油料科技服务党员突击队将最新培育的花生、大豆新品种种子送予各村,将精心编撰印制的《优质花生新品种简介及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洛阳市大豆栽培技术指南》宣传手册发放到农户手中,便于农户随时翻阅,以便解决问题。
大豆、花生均属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抓好油料生产、深入推进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花生、大豆在粮油安全、农民增收、种植结构调整、食品加工等方面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下一步,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将针对农业生产需求,加大技术指导力度,为助力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