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新建 通讯员 仝振林
近年来,镇平县供销合作社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坚持社有资产为农服务属性,不断规范和加强社有资产监督管理,确保社有资产安全完整,推动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农服务实力和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进一步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强化组织领导 当好社有资产“看护人”
该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资产管理调度会,听取社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严防社有资产流失。针对社有资产监管、运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据上级相关规定,修订《镇平县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管理办法》《镇平县供销合作社财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18项,推进社有资产整合,摸清社有资产经营现状和资产底数,对资产存运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指导、监督下属贾宋为农服务中心、日杂公司乐购生活广场、枣园镇商贸中心3个重大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靶向解决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建立健全“三会制度”。为加强对社有资产的有效监督,该社认真落实“三会制度”,实现了“三会制度”全覆盖,并健全监事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作用,为社有资产监管提供强有力保障。该社下属日杂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在焦枝铁路韩堂火车站征地7.5亩建设货物中转站,后因铁路部门调整车站设置,导致该中转站闲置近40年,由于征地年代久远,缺乏权属手续,因该宗土地与附近群众发生纠纷。为彻底查清事实、解决问题,该社成立工作专班,先后到镇平县土地、城建等部门查找档案手续,并对多名知情人员进行调查取证,通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查到了当年征地文件和权益主张的相关证明材料,使得该处资产得到了有效保护。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该社对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社有企业资产租赁、开发、使用、维修等管理运营实行统一运作,推进“县基一体化”管理机制,为社有资产规范管理加装了“防护栏”。下属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协助安子营供销合作社等机构清欠债务,依法主张权利,收回社有资产3处,挽回经济损失130万元。
强化资产监管 拧紧资产管理“安全阀”
开展清产核资,建立管理台账。该社按照清资产、清资金、清债权、清合同的要求,对全系统社有资产、债权债务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清查,明晰产权,完善手续,解决遗留纠纷问题,对各基层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现有房屋的位置、面积、权属、证件及出租合同、投资建设项目图纸、实物照片、相关法律文书等档案资料进行整理,编制成册,做到一企一档,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档案。同时,实行信息化管理,把资料信息录入社有资产电子管理平台,与纸质档案双档并存、相互印证,进一步规范了社有资产档案管理。
建立内控制度,加强监督指导。该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产,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对社有企业的收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严格依照产权关系对控股、参股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监督;对社有资产租赁、开发、处置依照专业评估、法律咨询、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等程序,做到流程公开、运作透明、依法合规,防止“暗箱操作”。对于社有资产的维修申报与验收,严把质量关,严审资金项,对申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由工作专班集体研究评审,通过建立有效规范的内控机制,保障社有资产安全完整不流失。
强化执纪监督,开展定期巡察。该社定期组织由监事会、审计、监察等部门骨干组成的专项巡察小组,对各单位的土地、房屋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巡察,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如在巡察中发现贾宋供销合作社原棉花仓库成了附近群众的小菜园和垃圾场,针对这一情况,该社联合贾宋供销合作社经过多方调查论证后,立足贾宋小商品市场的区位优势,引入社会资本,合资创办了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中转仓储面积4500平方米、拥有运输车辆32台的鸿泰物流园,为广大商户提供信息传递、中转仓储、配货运输、停车住宿等服务,货物配送范围辐射南阳、洛阳、十堰、襄阳、安康、商南等地区,年交易额上亿元。
强化资产盘活 做强资产增效“助推器”
该社按照社有资产“保总量、扩增量、提质量”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组织推动贾宋、侯集、安子营、马庄、遮柳等基层供销合作社采取独资、入股、合作建设等方式,采取旧房改造、改建、扩建、新建等措施,盘活社有资产26处,对基层供销合作社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和优化配置,持续提升为农服务综合能力。
目前,镇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建设为农服务中心3个、乡镇日用品综合超市22个、农资服务中心14个、商品物流园1个、冷链仓储配送中心3个、电商服务站点55个、各类农村经营服务网点248个,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一体化网络服务体系,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资产运营过程中,通过引进华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泰合工艺品有限公司和齐美儿童玩具厂等企业,安置215人就业,既盘活了社有资产,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擦亮了金字招牌,展现了供销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