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市场监管和营商环境局 执法有力度 服务有温度

2024-06-18 11:43:32   来源:河南经济报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区市场监管和营商环境局按照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深化拓展”年工作部署,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聚焦“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修复”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推行服务型执法模式,持之以恒推进执法领域行风建设,实现了队伍素质履职能力有效提升、公平公正的监管环境持续优化。

  聚焦事前预防,让普法走在执法前。该局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坚持“服务跑在监管前,服务贯穿执法中”,将服务前置,提前介入,贴近企业需求精准施策,主动向企业送政策、送法律,加强帮扶指导,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企业联系服务机制,为企业在法律咨询、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服务,多渠道收集企业运营及发展方面的问题,积极宣传推广歇业制度,让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改革红利。全方位加强普法宣传,践行“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开展以宪法为核心、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为主体、行政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普法教育;充分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等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经营主体培训教育。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学校食堂、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聚焦事中监督,让规范执法全覆盖。该局全力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覆盖市场监管审批许可、日常监管、执法办案、检验检测等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全环节,成功创建“第四批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开制度,在区政务服务网公布权责清单事项,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完善案件审核机制,行政处罚案件审核率100%。落实自由裁量通则和基准,今年以来适用从轻处罚24件;针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管存在的“小过重罚”现象,在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坚持“无主观过错不处罚”“过罚相当”等行政执法理念,办理相关案件4件、给予警告3件、免予处罚1件,在坚守质量和安全底线的同时,体现了执法温度和力度,激发小微市场主体经营活力。通过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等柔性方式,指导市场主体依法经营,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实现行政指导与严格监管有机结合,避免机械教条式、简单化“一罚了之”。对多批次产品抽样不合格的4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风险提示约谈,促进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推动“双随机、一公开”与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深度融合,科学制定抽查检查方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将市场监管领域涉企行政检查分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日常监管和其他涉企检查,落实航空港区涉企行政检查审批和年度备案机制要求,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全力营造“无事不扰、有事服务”的良好营商环境。

  聚焦事后修复,让服务触角再下沉。该局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理念,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依托,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在发挥信用联合惩戒“利剑”作用、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同时,及时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推行行政处罚决定和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双送达”,主动引导和帮助经营主体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失信主体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实行个体工商户补报年报即信用修复,个体工商户在完成年报补报并公示后将由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自动关联修复相关失信记录,实现个体工商户信用修复“秒办结”。截至目前,信用修复企业104户、个体工商户428户。进一步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对违法主体开展事后回访,帮助企业查找违法行为发生的原因,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每季度对12315投诉举报热线高频投诉领域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季度风险点及重点工作任务提醒清单,全面排查区域内各类风险点,通过集中约谈、以案释法等方式,将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送到经营主体“家门口”,引导经营主体合法经营、合理维护自身权益。(王亚婷)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