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河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组长平西栓研究员,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耕作栽培室主任乔江方副研究员陪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秋粮抗高温干旱调研指导组,对豫南、豫东南部分县市抗旱保秋和夏种夏管情况进行调研,建议采取先进技术,抢抓农时,抗旱保秋。
专家组来到临颍县优中优美种植专业合作社。据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军介绍,今年玉米净作108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16亩,经现场测量计算,玉米净作种植采取三角定苗模式,苗情较好。在临颍县杜曲镇朱集村,临颍县峰盛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志峰介绍,今年玉米净作400亩、大豆260亩,带状复合种植120亩,经专家测量,密度基本满足玉米净作高产田块和带状复合种植密度要求,但存在滴灌带未能与播种机械同步铺设,播种后玉米“蒙头水”浇灌时间滞后的情况,造成部分地块缺苗断垄,影响苗期整齐度,进而影响到玉米整齐度和产量。平西栓研究员建议,要使播种和滴灌带铺设同时进行,这样,既省时省力,又能实现抗旱保苗多重功效。
在舞阳县莲花镇的单产提升高产攻关田,漯河市东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闫跃东介绍,今年主要采取株行距“80:40”和“80:20(三角定苗)”两种模式,提高了玉米田种植密度,且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模式,实现了“滴水保苗,一播全苗”,既能随时灌溉,又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
针对玉米单产提升关键技术环节,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栽培室主任乔江方说:“今年,玉米全程机械化密植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不断加大,关键是抓好几个环节,概括起来就是‘一优二增三精’,即科学优化选用耐密优质高产品种。合理增密,密植玉米达到每亩5500株;适当增加肥料用量,机械化种肥同播。水肥精准调控实现化肥适量高效,精准化控防倒,精准实施籽粒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实现减量增效、高产高效。”
6月15日,专家组还在新蔡县陈店镇老庄村银豆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和平舆县郭楼镇陈集村凯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抗旱保秋种植调研。针对当前河南省玉米播种整体形势,专家建议全力做好玉米苗期管理,做到苗齐苗壮,提高苗期整齐度,为稳产打下良好基础。(张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