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文/图
鹤壁尼龙小镇建成全貌
脱膜布自动化生产车间
近年来,鹤壁市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用地导向,聚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积极探索创新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模式,打造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鹤壁模式”,为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土地要素保障,连续三年省市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率100%。2021年来全市供应土地2.3万亩,其中使用存量用地1.4万亩,单位GDP地耗629.7亩/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和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在面临全面推进新时代高质量示范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旺盛、国家粮食安全重任须严守耕地红线、土地利用普遍粗放以及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四重严峻形势下,鹤壁市打出了一套集合政策、产业、机制等方面的“组合拳”。
发挥产业集聚效能,让沉睡土地“活起来”
鹤壁市围绕电子电器、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绿色食品、镁基新材料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四优三新”主导产业,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抓手,精心谋划招引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精准实施存量土地盘活。淇县以中维化纤为龙头,招引相关项目25个,谋划了占地约3000亩的河南特种尼龙小镇项目,带动了周边淇县怡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3宗820亩闲置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初步形成了“一区四园+职业院校”的发展格局,有效提升了产业集聚度;开发区围绕汽车电子电器产业集群培育,借助龙头企业天海集团盘活原艾墨克斯(河南)印务有限公司用地110亩建设海昌智能电子产业园,亩均投资强度达到580万元,亩均税收实现近40万元,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产业集聚和亩均效益双提升。
强化府院联动机制,让停滞资产“动起来”
鹤壁市建立健全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关于构建鹤壁市企业破产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实施意见,将破产企业资产处置、闲置土地处置等事项纳入联席会议重点事项清单,针对严重资不抵债、无力经营且长期停产及圈地不建、恢复无望的企业,按照债务、产权等复杂程度,分别采取破产清算、司法拍卖等方式灵活处置,强化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打好土地盘活利用“组合拳”。
淇县实施府院联动招商,为存量资产项目业主牵线搭桥,盘活豫光面粉等3家企业,使得800余亩低效土地得到二次利用;山城区通过破产清算程序,成功盘活鹤壁标准件厂闲置资产,建设总投资10亿元稀有气体提纯及配套项目,高效化解原企业遗留问题,实现了企业更替的良性循环,让近乎废弃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鹤山区围绕优势产业用地需求,通过司法拍卖鹤壁地恩地公司460亩土地,为海格化工科技公司扩产拓展空间。
打通存量盘活途径,让用地效率“高起来”
鹤壁市创新低效用地管理机制,与企业签订《工业项目再投资履约监管协议》,重新约定投资、建设、产出相关指标和违约退出办法,出台企业提高用地效率不增收土地价款、落实差别化税收、多种方式供应工业用地、支持企业分割转让结余土地、支持企业利用存量用地发展新型产业5年过渡期等政策措施,畅通企业用地提质增效的途径。
2023年,鹤壁市已整治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66万亩。其中,消化盘活批而未供土地1.55万亩,完成年度处置任务量的174%,位居全省前列;闲置土地处置1143亩,完成处置任务量的165%。鹤壁市通过盘活存量,利用“增存挂钩”政策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790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239%,为全市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已处罚到位、企业缺乏投资能力的闲置土地,实施预登记和分割转让,开展二次招商盘活存量用地。鹤壁市开发区盘活河南镁业有限公司165亩土地,引进海尔集团建设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项目;鹤壁市山城区盘活瑞兴堡建材闲置土地295亩,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实现建设用地的循环利用。帮助开发区铭泰电器、汽车电子加速器产业园等9家企业提高土地容积率。
同时,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闲置低效用地盘活上实现新突破。持续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盘活整治行动,遏制批而未供土地“前清后增”,全年盘活各类存量建设用地7500亩以上,积极探索土地复合利用、立体开发利用等模式,大力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鼓励推行“零地技改”,推进土地利用效率和亩均效益“双提升”。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新增工业用地50%以上采取“标准地”模式出让,探索实施“标准地+带方案”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交地发三证”。结合淇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成效,稳妥有序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形成节约集约用地更多的“鹤壁经验”。
实施产业空间重塑,让项目用地“省起来”
鹤壁市成立物理空间(标准厂房)建设专班,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到2023年底建成和改造物理空间310万平方米,有效缓解土地要素紧张局面,目前已完成建设和改造标准厂房181.3万平方米,由“以土地招商”转化为“以厂房招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非生产性投入,缩短项目投产周期,实现土地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借助鹤壁城投公司,盘活富士康周边闲置近10年的批而未供土地1200余亩,建设了京富电子产业园、信创手持终端产业园等5层以上标准化厂房项目;淇滨区以数字经济为抓手,依托百盈公司建设百佳、千惠、万和等7个智能制造产业园,引进京东、阿里、航天宏图、360、辰芯科技等一批新经济产业项目入驻,这些项目平均容积率高达1.6,较普通单层厂房节地40%,不仅缓解了用地紧张局面,还推动产业项目快速落地达效。
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探索中,鹤壁市凭借扎实的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彰显了城市发展的新风貌。展望未来,鹤壁市将继续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更坚定的步伐和创新举措,为城市的美好明天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