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文/图
6月17日15点,骄阳似火,在新县金兰山街道办事处李榜村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负责人王晓田接到一个电话,说省农科院中药材专家团队要来这里进行技术指导,正在为种质资源圃建设技术难题犯愁的他喜出望外,“这不是大热天要下及时雨嘛!”
半个小时后,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所长梁慧珍研究员率领专家团队来到了基地。寒暄过后,大家冒着酷热走进了大别山中药材种苗繁育中心育苗玻璃温室。王晓田赶紧上前,把遇到的技术难题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专家们一边仔细观察组培技术育成的种苗长势,一边针对王晓田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王晓田满脸愁云舒展成满面笑容。
这是近日梁慧珍一行服务新县中药材产业的一个场景。近期,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新县境内旱情严重,田间地头热浪袭人。又逢中药材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科学应对抗旱保收刻不容缓。梁慧珍率领一支由13名育种、土肥、栽培、植保、加工、质量标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院县共建技术团队,风尘仆仆地抵达新县,开展了院县共建科技服务及应对高温干旱技术指导活动。
在新县政协主席胡光志、副主席徐守奎,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成光,新县中药材工作专班副主任方贤文等陪同下,专家团队深入中药材种植基地,实地考察了当地中药材的种植情况,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箭厂河乡杨冲村金兰山李塝种苗繁育基地,专家团队针对根茎类药材的水肥管理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详细讲解和现场指导,种植户们对如何科学地进行水肥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新县陡山河乡胡冲村的新县惜福中药材苍术种植基地和箭厂河乡杨冲村同信生物葛根种植基地,专家们现场进行了苍术根腐病防治技术指导,并对葛根与玉米间作、瓜蒌与黄精套种等种植模式给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了种植户们的疑问,帮助他们解决了栽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考察葛根种植基地时,省农科院中药材所专家王会峰表示,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定期处理葛根根部,植株叶色更深、枝条生长更旺盛。同时,近期新县一直处于高温干旱状态,专家团队初步形成了新县中药材在高温干旱情况下白粉病大发生的应对技术方案,为中药材后期优质丰产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县周河乡付冲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专家们针对射干出现的锈病、草害问题,进行了详细诊断,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在新县沙窝镇吴湾村辰东中药材种植基地,专家们指出了知母种植与油茶、丹参、射干、葛根、苍术的间作套种不规范问题,并给出了中药材种苗繁育及种植技术的专业指导。
在新县浒湾乡曹湾村羚锐中药材种植基地,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提供的中药材红花新品种“豫红花1号”长势良好,通过红花育苗移栽和品种选择,花期避开了当地多雨季节,解决了传统品种品质下降和不易采摘的难题。
针对苍术根腐病、灰斑病,葛根白粉病,射干锈病、棉铃虫害,丹参根腐病、棉铃虫及颠茄苗期病害等主要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省农科院植保所高素霞博士均对适期防治进行了指导。
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黄绍敏研究员表示,专家团队将对中药材连作土壤进行治理,开展前期施肥、后期配肥两个方面的合作与示范,改善中药材生长的土壤环境,调节营养供给,提高中药材品质和产量。通过专家们的耐心指导和细致讲解,种植户们对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在新县昱耀生物公司,专家团队与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省农科院加工中心专家郭东旭建议,要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完成车间整体装修施工和设备调试工作,示范推广真空冷冻干燥、亚临界萃取等技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冻干、植物浓缩饮料、固体饮料等药食同源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布局优化,不断提升新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水平。
近年来,在独特的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加持下,新县聚力中药材“道地”品质,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在保护好银杏、葛根、黄精等20余万亩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基础上,又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7.3万亩。在考察和指导过程中,梁慧珍表示:“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引领作用,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传授给种植户,帮助他们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并将继续加强与新县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新县中药材产业的振兴发展。
科技新风劲,产业热潮涌。据介绍,新一轮院县共建(新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启动以来,院县共建(新县)项目团队先后实施了大别山中药材种质资源引种驯化技术推广、中药材病虫草害逆境防控技术示范、中药材土壤改良修复及施肥技术示范、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药食同源中药材资源挖掘与功能食品创制、新县药食同源特色中药材品牌提升六个专题任务,致力于解决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安全高效生产等全产业链问题,在新县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样板示范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省中药材发展,提高中药材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河南由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中药材产业强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