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岗站协同 “小辣椒”变身优势“大产业”

2024-07-04 11:32:26   来源:河南经济报

  当下,正值小辣椒开花管理的关键时期。6月27日至28日,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栽培岗位和中牟综合试验站积极对接临颍县农业农村局,先后前往河南汇众基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临颍县皇帝庙乡、王岗镇等小辣椒种植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小辣椒是河南省特色产业,也是临颍县主导优势产业。近年来,临颍县依托小麦、小辣椒产业发展优势,在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协同支持下,大力摸索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南汇众基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岗站专家指导下,试验示范了“小麦+小辣椒+玉米”和“小麦+小辣椒+芝麻”两种种植模式。在该公司种植基地,前来开展技术服务的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栽培岗位科学家梁芳芳介绍了这两种新种植模式的优势。根据2022年、2023年麦椒间作套种玉米和芝麻对比麦椒套种试验,在小辣椒每亩产量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坏果率降低了50%以上。另外,由于玉米、芝麻植株高于小辣椒,对小辣椒起到了遮阴效果,减轻了小辣椒病毒病和日灼病的发生,降低了后期小辣椒坏果率,提升了小辣椒品质。今年对“小麦+小辣椒+玉米”栽培模式安排了玉米辣椒不同行比试验,后期将通过整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测定分析,确定最优的栽培行比。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通过优化麦椒套种标准,开创种植新模式,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种植小辣椒的积极性。

  在皇帝庙乡、王岗镇等小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岗站专家在调查中发现今年小辣椒虫害比较严重,尤其是菜青虫、甜菜夜蛾和蓟马发生面积比较大。岗站专家现场指导农户进行综合防控,建议每亩悬挂20张黄色、蓝色粘虫板,要求高于植株20~30厘米,诱杀蚜虫、粉虱、蓟马等害虫,降低虫口数,并诱捕甜菜夜蛾、小菜蛾等成虫。若达到化学防治指标,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杀虫剂,注意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针对小辣椒开花期水肥管理,中牟综合试验站专家张慎璞建议,对于地膜覆盖地块,小辣椒开花后要撤掉地膜,促进根部呼吸。撤掉地膜后,注意清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争水争肥,影响小辣椒生长。小辣椒进入盛花期时,对底肥不足地块,要追施一次平衡型三元肥料,满足小辣椒开花结果的需要,追肥要适量,防止追肥过多导致植株徒长甚至落花。

  据介绍,自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对口服务临颍县小辣椒产业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指导与创新实践,不仅为临颍县的小辣椒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大宗蔬菜产业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 (记者 郭俊娟)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