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2024-07-05 09:56:18   来源:河南经济报

  麦收过后,临颍县抢抓农时,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到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党建引领红色产业经济带”,推广“麦椒”套种,种植蔬菜、烟叶、大蒜等高效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集体经济增收。

  “去年,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240亩,与颍山红合作流转土地290亩,全部发展‘麦椒’套种,带动群众参与种植,集体经济年收入30多万元。”水牛宋村党支部书记宋金生兴奋地说。

  临颍县探索“托管经营、自主经营、社会化服务”等“联村带户”利益联结模式,16个乡镇(街道)160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规模流转土地近7万亩,带动全县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村188个,占比51.2%,蹚出一条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平原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托管经营模式。主要适用于“没有种植经验、且没有经营经验的村集体经济”,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流转农户土地到集体经济合作社,由集体经济合作社托管到农业龙头企业种植运营,在保障农户土地租金的基础上,对托管经营净收益进行“532二次分红”,即龙头企业50%、农户30%、村集体20%。杨裴城村集体经济董事长表示:“杨裴城村村集体经济牵头流转土地560亩,去年‘麦椒套种’行情好,集体收入近30万,比原来多了近5倍,今年如果按这个行情走下去,还能再创新高!”

  自主经营模式。主要适用于“有经营能力且愿意自主经营的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把群众土地流转到集体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在保障农户土地租金的基础上,对净收益进行“73二次分红”,即村集体70%、农户30%,全县80余个村仅自主经营一项增收20万元以上。

  社会化服务模式。适用于所有村发展集体经济,按照“农户(大户)干两头、企业管中间、集体托两家”模式,农户(大户)负责种植和收获两个环节,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对接县集体经济发展公司,由县集体经济发展公司提供水、肥、药等社会化服务,对社会化服务净收益进行“73分红”,即村集体70%、县集体经济发展公司30%,可带动全县362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双绑”,年集体经济增收6000余万元以上。(陈功)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