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工业园区叠加推进 物流产业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2024-07-08 15:42:25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赛晓涛 通讯员 张敬勇

  你玩过抓娃娃吗?自河南濮阳工业园区管委会东行6公里至柴村,有一个大型“抓娃娃”机,这个机器叫龙门吊。

  7月3日上午,在位于柴村的华晟铁路物流园内,一排排集装箱整齐堆放,犹如巨大的钢铁幕墙。调整、对齐、落钩,很快,一个个近30吨重的集装箱陆续被吊了起来。

  近年来,工业园区昌湖街道办事处柴村党支部书记、濮阳华晟铁路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柴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服务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全力做大做强做优特货物流市场为手段,切实加强经营管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拓展业务规模,建立起覆盖周边300余公里、辐射带动100余家企业的大宗物流集散地,累计服务100余万人,切实筑牢乡村振兴根基,以物流赋能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牢记初心 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

  华晟铁路物流园始建于1995年,最初为濮阳县柳屯铁路物资储运站,位于濮阳工业园区柴村村西,这里也是柴华的家乡。多年来,他一边目睹物流园带给乡亲们就近务工、增收致富的便利和好处,一边思考物流园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管理不完善、带动力不强等现状和问题。大学填报志愿时,他毅然选择工商管理专业,并持续关注物流行业发展动态和方向,立志改变物流园、造福家乡。

  2014年,大学毕业后,他抢抓晋豫鲁铁路即将建成通车的机遇,积极响应政府大力发展铁海联运的号召,依托物流园,回乡成立了濮阳市濮集物流有限公司,并先后联系召集30余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共同带动物流园提质增效、做大做强。经过多年发展,柴华为周边群众提供了3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农民工月均工资5000元,集体年收入400万;技术人员月均工资6500元,集体年收入500万;管理人员月均工资8000元,集体年收入300万,切实推动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不仅如此,在他的带领下,物流园快速发展成为晋豫鲁铁路柴村站唯一能够办理杂货、集装箱业务的物流园,成为“中原号”铁海联运的始发站、豫东北地区铁路物流的“桥头堡”。

  深耕主业 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物流链供应链更加循环畅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

  对此,柴华深耕主营业务,进一步密切与濮阳市及周边大宗物资生产企业的联系,准确掌握企业生产、销售、运输需求等情况,并提供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门到门等灵活多样的“一条龙”服务,将服务延伸至出货和到货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物流园实现产值12839.56万元,货源覆盖300公里内冀鲁豫三省,与50余家本地企业及40余家省外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货物品类涉及化工原料、耐火材料、碳块、钢材、化肥、粮食、水渣、板材、农副产品等。据估算,物流园带动相关企业产值效益大幅提升,缴纳税额350万元,增强了当地经济实力。

  改革创新 助力乡村振兴纵深推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随着货源的持续拓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铁海联运等发展机遇的叠加,新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定位将柴华推向新的关口,物流园的改革也在蹄疾步稳推进。在柴华的大力推动下,2022年1月,物流园与濮阳工业园区旗下濮阳东晟实业合作,更名为濮阳华晟铁路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家集货物代理、装卸、储存、运输服务为一体的专业铁路集装箱物流公司。

  在此基础上,柴华决意投资2亿~3亿元,进一步扩建专用线、延长牵出线,增建停车场和仓储区,将物流园打造为占地1000亩,年运量1000万吨,拥有9条铁路运输线的豫东北地区最大铁路物流中心,带动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濮阳加速汇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助力乡村振兴纵深推进。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