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蚯”金 “蚓”上富路

2024-07-12 20:35:1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杨德坤

  近日,在舞钢市武功乡后营村,44岁的岳文学在自家的蚯蚓养殖基地里指挥工人有序地用小型铲车将牛粪翻上养殖床,另外几名工人则在发酵好的肥土上淋水,为蚯蚓成长做好准备。“看看生长状态,做好记录,掌握好质量和数量,以便下一次对比。别看俺这块地面积不大,里边可都是小小的‘金疙瘩’。”岳文学说。

  2002年,岳文学从牧业专科学校毕业,后来一直在外打拼,但他内心始终有个返乡创业梦,因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创业项目,一直将梦想深埋心底。

  2019年6月,酷爱钓鱼的他到一家渔具店买饵料时发现,一小盒蚯蚓居然能卖好几元,还供不应求。学畜牧养殖的岳文学瞬间眼前一亮,立刻联想到老家村里闲置的林下空地是不是可以利用起来养殖蚯蚓。

  说干就干。岳文学利用一切资源,上网查资料、打电话求教、走访周边市场……经过多方调查求证,他发现利用林下资源养殖蚯蚓不但投资小、见效快,还可以解决土质板结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这让岳文学十分兴奋,随即投资30多万元在后营村流转10多亩林下空地,并购置了电动小铲车、松土机等设备,开启了林下养殖、土里“淘金”的创业致富路。

  初期,为了尽快掌握第一手蚯蚓养殖技术,岳文学到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蚯蚓养殖基地学习求教,网上但凡能查到的养殖技术他都详细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8月,岳文学养殖的第一批蚯蚓一经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他也顺利赚得了回乡创业的“第一桶金”。

  “林下蚯蚓养殖投资不大,效益却非常好,不仅解决了林地土壤易板结问题,养殖废料(蚯蚓土)也是营养丰富的有机肥,是瓜果、大棚蔬菜最好的肥料,还可做无土栽培的营养基质。”谈起养殖蚯蚓的好处,岳文学如数家珍。

  经过四五年的技术摸索和市场积累,如今,岳文学养殖基地里的成虫蚯蚓“足不出户”就被周边县市的渔具店订购一空,甚至还远销山东等地,蚯蚓土也是供不应求。“基地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源和市场销售渠道,通过出售成品蚯蚓和销售有机肥,每年销售额60万元、纯利润20多万元,还吸纳了村里10余名留守妇女长期务工。”岳文学说。

  “一人富不算富,带着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的富。随着市场逐步打开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会安排更多的乡亲们来这里务工,让大家不出村就能挣钱养家。”岳文学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