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丁小芳
炎炎夏日,鹤壁市淇滨区在鹤壁市博物馆北广场打造的互动喷泉成为群众夜间消暑游乐的好去处。
140多个喷泉口,随着人们踩踏感应地板的力度不同,喷出高高低低的水线,在彩色地灯和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浪漫和美丽。大人带着孩子,笑着、闹着,淋湿了衣服、赶走了热气、换来了清凉,快乐的氛围充斥着整个广场……
互动喷泉只是淇滨区游园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淇滨区重点聚焦空间友好、环境友好、公共服务友好,在优化公园绿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公园游园、小微绿地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幼化改造,设置游戏区域和休憩设施,进一步优化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淇滨区积极推行“公园+”模式,实施“公园+文化”“公园+运动”“公园+科普”“公园+淇河书屋”等建设,设置娱乐设施,打造了华夏游园、芝麻官游园、樱花园、怡乐园等43个“一园一特色”公园游园。如华夏北路(淇河路至海棠巷段)百草乐园改造前是一处总长约200米的带状绿地,内部植物比较杂乱,整体环境较差。淇滨区园林绿化中心在充分结合场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最大化地保留现场乔木,植入观赏性景观,将百草乐园打造成一处既具有书香气息,又能承载儿童休闲游乐的寓教于乐场所,深受市民喜爱。
同时,淇滨区还新增淇水乐园共享绿地1.2万平方米,让孩子们可以在富有趣味的环境中探索大自然。
“口袋公园”作为百姓家门口的公园,最能“兜”住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淇滨区充分结合每个“口袋公园”的结构、空间等特点,量身定制,将其塑造成群众游乐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