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一个核心理念,把“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作为疏通基层治理脉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有力抓手,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建设模式,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该示范区始终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为实现“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目标,构建了“规建管执全过程、民生服务全覆盖、共建共享全参与”的“三全四化”模式,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学、宜游示范区。
“三全”即规建管执全过程,把规划、建设、管理、执法贯穿城市工作各个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民生服务全覆盖,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城市“体检”,排查梳理民生服务短板弱项,助力城市建设;共建共享全参与,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探索“社区合伙人”服务模式,采用“公益+低偿+市场”的运作方式,把专业化、品质化的服务引入社区、小区。
“四化”即以智能化服务,开启“一站式”创新升级。打造“光储充洗”智慧停车场、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站,改造5G智慧合杆、天网工程、综合管网等设施,优化城市服务细节。
以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构建末端级治理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探索“1556”工作法,推行“行走一线,马路办公”工作模式,采取“一长五员”管理模式,将停车场、充电桩、售货机、社区食堂、卫生服务站、广告展位等资源整合利用,在服务群众中管理城市、在管理城市中服务群众。
以便捷化服务,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沿河六大公园全部改造升级,13公里“红飘带”全线贯通,利用淇河生态优势,进一步优化布局,高标准实施古石桥保护、人工岛开发、朝歌风华等项目,开展樱花节、千人颂《诗经》、明制水上婚礼等主题文化活动,全面激发文旅活力。
以品质化服务,促进全域性景观优化。聚焦设施损毁、缺株断垄、黄土裸露等问题,因地制宜增花、增彩、增色、增景,实现“一路一景”、绿色出行全域化;建设公园广场微景观116处、街角绿地微景观65处、口袋公园14个、水系景观6处,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随着“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的逐步建成和完善,该示范区民生服务网络越织越密、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社区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温馨与和谐,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共同绘就了一幅幸福生活新画卷。 (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张瑞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