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崔新保 通讯员 赵含香
碧空如洗,一架架无人机喷洒着农药,匀速飞过茁壮生长的大豆地。沃野涌翠,一根根滴灌带输送着水肥,精准滴灌玉米苗根部。当前,新质生产力正为获嘉县照镜镇的农业生产注入新动能。
当前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加强田间管理至关重要。“今天我们要用植保无人机打药,抓紧时间防治大豆病虫害。除了我自己种的300多亩地,附近的农户也来找我用无人机追肥、打药,我今年已经用无人机作业两万亩地了。”照镜村“90后”新农人冯勤源遥控着飞防作业的无人机,兴致勃勃地介绍道。传统人工一天最多打药40亩地,并且每天都需要支出雇工费四、五百元。无人机作业可达到每天喷药1000亩地,一亩地仅需5元钱,施药均匀全覆盖,还能避免人工喷洒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让田间管理变得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今年浇地我只需要把地头的阀门打开就行了,水和肥料一起滴灌,两三天就好了,还能预防后期干旱。真是太省事了!”陈固村农户高新的玉米地在今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导向播种机种肥同播并同步铺设滴灌带,通过宽窄行密植技术由每亩4000株加密到每亩6000株,由一次性浇水3万吨、施肥5万斤变为水肥一体滴灌,初次仅需1万吨水、两万斤底肥,后期少量多次浇水追肥。省肥省水的同时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以密提产、精准浇灌。
今年以来,获嘉县照镜镇大力推广科学施肥增效“三新”集成模式,重点普及“玉米密植种肥同播+滴灌水肥精准调控”和“大豆根瘤菌剂接种+种肥同播+无人机喷肥”种植模式,目前,该辖内已有4700余亩地使用滴灌技术。下一步,照镜镇将持续引入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把创新科技融入农业生产经营全产业链,用好新质生产力,引领传统农业优化升级,带动农民稳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