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作为河南省会,郑州市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稳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7条举措确保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65万人以上。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郑州市如何确保实现目标?
多项优惠措施时间延长
“无论是稳就业的措施,还是支持创新创业的措施,今年以来,郑州连续出台相应举措,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的举措,为创业就业者提供便利。”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次的《通知》将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该政策将实施至2025年12月31日。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参保企业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2023年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2023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大型企业按照企业及其职工2023年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照60%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等六类市场主体参照实施。
对招用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小微企业,以及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和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5年年底。
多项活动支持重点群体就业
青年在郑创业就业,有补贴;脱贫人口自主创业,可扣减税收……郑州市将采取系列措施,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郑州大力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按规定落实学历人才生活补贴、首次购房补贴、人才公寓、人才驿站等支持政策。2024年组织动员在郑州各类企事业单位推出至少20万个就业岗位,新吸引20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留郑来郑创业就业。
同时,支持高校加强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积极参加骨干教师“引领”计划和就业专职辅导员“培育”计划等项目。各高校要深入落实将就业创业指导列入职称专业设置范围的有关要求,鼓励高校按条件和比例为申报就业创业专业职称人员分配1~2个高级职称名额。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独自开展及其与高校联合开展的招聘活动,进场招聘单位达到100家以上的,可按每家参会单位200元标准申请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
全力优化就业服务
想提升技能?可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外卖小哥?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郑州市将全力优化就业服务。
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聚焦先进制造业、优质农业、高端服务业,2024年全市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4.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1.8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16.8万人以上。
创新人才评价开发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特级、首席技师评聘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技能人员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组织开展郑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产业骨干人才认定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遴选工作,引进培养研发创新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
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聚焦人员集中居住区、人流密集区、产业集聚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等区域,布局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因地制宜自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乐业小站。
针对外卖员等工作,也有一条好消息——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平台企业为重点,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保障异地工伤职工医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