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王安朝 文/图
2022年2月,瀍河区委书记陈功到五股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查看养老院工程进度情况。
近日,记者走进洛阳市瀍河区五股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该中心内部环境优美、窗明几净,工作人员都在为老人们贴心细致服务,有的在为老人按摩,有的在为老人梳头,还有的陪老人聊天……一幅精心照料老人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陪同记者参观的洛阳市兴盟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盟公司)总经理郭正娃说:“由兴盟公司运营的五股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以优质服务、争创一流的理念赢得了众多家庭的高度认可,到这里养老的人络绎不绝,不但体现了子女对老人的关心,更体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对养老服务中心极大的支持。”
集思广益 解决遗留问题
兴盟公司的前身是国有外贸企业洛阳市畜产品进出口公司。2002年,洛阳市政府批准位于瀍河区北盟路93号院约7.895亩土地(原畜产仓库,地面上有仓库职工住宅、简易门面房等建筑)出让给改制后的新企业兴盟公司,这是该公司的“全部家当”,也是该公司发展的“主阵地”。这些资产主要用于瀍河区100余名离退休干部职工、军转干部的安置和改制等遗留问题的处理。
为寻求新的发展之路,该公司领导班子反复调研、集思广益,直接将他们请设计院设计的大楼改建成了公寓楼,但有些手续无法办理,一直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今年4月份,兴盟公司主要负责人给洛阳市委常委、瀍河区委书记陈功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政府能够帮助解决他们企业所建公寓楼的相关遗留问题。
不久后,该公司书记王康民和总经理郭正娃就收到了瀍河区人民政府的函件。瀍河区人民政府针对该公司建设的公寓楼提出了三点建议,积极为兴盟公司的发展纾困解难,这一举措让公司员工信心倍增、欢欣鼓舞。
政府助力 合格安全验收
针对兴盟公司公寓楼的相关遗留问题,陈功从大局出发,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开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商讨出解决问题的三点意见。首先,坚持“尊重历史、民生优先、容缺办理”的原则,同意将土地用途由仓储用地变为住宅用地,按照当年水平评估地价,补交土地出让金,并办理土地相关手续。其次,建议对该项目己建成楼盘免于规划、施工许可等事项的行政处罚,参照问题楼盘处置办法,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现状实测面积和实际用途(8层以下)给予规划核实手续的办理,市住建局以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代替竣工验收备案,出具意见给不动产中心支持其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最后,关于消防问题,因涉及新的消防要求,瀍河区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督促建设单位进行整改。
从建设公寓楼至今,洛阳市瀍河区相关部门领导都对兴盟公司的发展关怀有加,洛阳市副秘书长郭京波、洛阳市房屋安全鉴定处处长王自然、洛阳市质监站站长李海涛、洛阳市商务局领导胡一平、石信军;瀍河区副区长亢向国、瀍河区副区长李玉瑞、瀍河区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付展及瀍河区住建局、瀍河区民政局、瀍河区五股路办事处、瀍河区住房中心、消防队、瀍河区五一社区、瀍河区自然资源局和区规划局等诸多领导,都从实际出发,把兴盟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积极上报材料,纾困解难,兴盟公司公寓楼先后通过了消防验收、安全鉴定。
分忧解难 办实事好事
今年以来,陈功还多次到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看望老人,详细询问伙食状况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给予巨大的关注和支持;兴盟公司又在公寓楼里安排三百余名铁路单身职工居住,以低价房费代替了高价房租(原来每年瀍河区政府为这些铁路职工租房开支450万元),为区政府节省了一大笔的开支;此外,兴盟公司也为上百名退役老兵开展后续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政府分了忧、解了愁。
洛阳市瀍河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兴盟公司的发展,组织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快速解决公寓楼相关遗留问题,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提供了发展新动能,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