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林下生“金” 生态富民

2024-09-10 14:51:0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孙璐

  8月30日,济源大峪镇草沟村鲜桃基地,一大片桃林下,红薯藤蔓郁郁葱葱铺满田埂,几名村民正忙着给红薯拔草、除虫,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依托村里的合作社,采用‘林薯融合’模式,种了500亩鲜桃,并在林下套种300亩蜜薯,这样一来,不仅土地利用率高了,后期还能实现一地生两金。”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庆范告诉记者,桃树作为多年生长的经济作物,从栽下到结果至少需要3年,初期只有投入没有收益。在林下套种经济作物,不仅可以以短养长,减轻前期的投资压力,还能够实现后期双项收益。“今年,红薯亩产大概4000斤左右,收益很可观。”李庆范说。

  济源是“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目前林业用地面积12.1万公顷,林地达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5.58%,为培育“林业+经济”提供了优渥的生态家底。近年来,济源林业局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林农”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引导相关企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群众,切实将林下经济培育成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突出政策引导。济源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导示范带动作用强、林下经济当年新发展规模超过一定面积、农户参与程度高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可优先申报省级财政资金林下经济项目,让有限的专项资金发挥最大的带动引导作用。

  强化科技支撑。济源有针对性地选择先进、适用的林下种植、养殖技术,重点对种植养殖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各乡镇技术人员等进行培训。组织广大林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针对林下开发利用的各种问题,为林农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碰到的难题。

  培育经营主体。济源积极培育济世药业、鸿润苗木等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挖掘林下资源在绿色发展中的潜力,不断扩大投资规模,让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林农从事生产、管理、加工,实现增收致富。通过鼓励林地流转,将部分林地集中于新型经营主体,提升林下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将济源林下经济逐步打造成种养、收获、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

  数据统计,目前济源已累计成立家庭林场、涉林专业合作社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共571家,其中涉林企业17家、家庭林场16家、涉林专业合作社538家。涉林专业合作社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4家,济源林下经济规模稳步扩大,活力日益彰显。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